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監護人這個名詞,而最多的是跟未成年人有關,因為未成年人作為弱勢群體,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都需要監護人進行處理,因此監護人非常的重要。監護人的法定順位排列首先應該是親生父母或者是具有婚姻關系的人,其次是具有血緣關系的人員,最后是朋友或者是社會機構或者政府部門。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監護人的法定順位排列是什么?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二、監護人的含義
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
包括:
(1)法定監護人,
(2)指定監護人,
(3)遺囑監護人,
(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監護人應具有監護能力,符合法定資格,并克盡監護職責,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與監護職責相適應,監護人主要具有以下權利:
(1)有權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有權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有權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并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
(4)有權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5)有權代理被監護人進行訴訟。
監護人依法行使監護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均無權干涉。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我們在實際的生活中,經常會發生,沒有監護人的情況。因為監護人需要承擔很多的責任,需要對被監護人的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這是一件需要耐心和責任感的事情。監護人的法定順位排列是為了讓未成年人或者需要監護人員有一個保障,具體咨詢專業的律師。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持股協議需要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08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股權轉讓欠款如何起訴
2021-01-04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遺失物招領公告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3-20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