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確定監護人的,必須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⑴必須經過有關組織予以指定。對于未成年人,要先由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于精神病人,要先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才能受理。未經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法院確定監護人要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中的(1)(3)項或第17條第1款中的(1)~(5)項規定確定指定監護人的順序。
(3)如果是被指定人不服的,還應當在接到有關組織關于指定監護的通知(書面或口頭通知)的次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起訴的,按變更監護關系處理。
二、如何申請指定監護人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 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三、指定監護的原則
不管是法定監護還是指定監護,都是以被監護人為中心,因此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因此,對于沒有監護人的未成年人或者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弱者來說,具有一個監護人是非常重要的。在法院進行指定監護人的期間,監護人的備選應當符合以上幾種情況。同時,監護人應當盡自己的全力行使好監護權,做到關愛被監護人,保證被監護人健康生活,得到相應的關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有權利截留征地補償款嗎
2020-12-10征地拆遷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6侵權責任糾紛學生能否適用城鎮標準
2021-02-08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肇事逃逸能走保險嗎
2021-03-16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車子沒貼保險標志如何處理
2021-03-12保險沒有定損怎么理賠
2021-02-27我國法律有規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間嗎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