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訴人必須是勞動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即用人單位或勞動者。
起訴是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勞動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因此,相互形成勞動法律關系的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政和勞動者,都可以作為起訴人提起勞動糾紛訴訟。勞動者在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相一致時,由勞動者個人作為當事人一方參加訴訟。當事人因故不能起訴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他人員則無權起訴。
(2)必須有明確的被告。
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明確被訴人即對方當事人。如果原告不知道是誰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則會出現無人應訴的情況,也無法進行訴訟,人民法院也無從審理。在明確勞動爭議訴訟被告的同時,應當指出,原告不得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被告或第三人。這主要是由于他們不具有勞動爭議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
(3)必須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訴訟所要求解決問題。它包括以下三種:一是給付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認定原告的請求權,責令對方履行義務,如給付工資、勞動保險、資金等;二是確認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實體法律關系,如確認勞動合同關系有效或無效,確認職工與企業存在的勞動關系,企業不得開除、除名、辭退等;三是變更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改變或消滅當事人之間原有的勞動法律關系,如改變勞動合同的內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等。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要有事實根據,包括勞動爭議是如何發生的、爭議的內容等,還包括勞動爭議的證據事實,即能證明勞動爭議案件的一切材料。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4)必須經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仲裁。
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不能就勞動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后,不服仲裁裁決的,才有權起訴。如果當事人就勞動爭議問題在仲裁機關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并已發生法效力,當事人也無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效期限內提起訴訟。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則應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予以說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是否當然成為訴訟的證據?
2021-03-12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不經過父母同意領結婚證違法嗎
2021-02-21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質押股權是否承擔債務
2021-01-23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