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王女士與其三個姊妹一起來我處咨詢稱,其父親王老漢生前根據拆遷安置政策,享受60平方米的回遷安置房一套,但是在房屋安置之前幾個月,其父親就因病死亡了,兩年前安置房建成交付時,需由被安置人口進行房號抽簽,王女士代替其父親參加抽簽抽取了坐落于濱湖新區和園的一幢安置房。為方便安置人員辦理房產證,安置部門決定集中統一代為辦理,因為王老漢已經去世,不可能再以他的名義申辦房產證,于是,經過商量,其四個女兒一致決定這套安置房就給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王女士,直接以王女士的名義提供申辦房產證的材料,這樣,房產證辦下來了,房子就歸王女士一個人所有了。但是到安置部門一打聽才被告知,被安置人員死亡了,要先辦理繼承公證,繼承人憑著公證書才有權作為產權人申辦房產證。
于是,王女士四姊妹又一起來到我處咨詢如何繼承父親的安置房。王女士能提供的證明材料就是其父親王老漢的死亡證明和王老漢生前簽訂的拆遷安置協議。公證員要求王女士補充了親屬關系證明和安置房的安置人口及安置房號的相關證明材料后就立即受理了王女士的繼承公證申請,經過核實后為王女士出具了繼承公證書,王女士已經按安置部門的要求順利地交齊了申辦房產證的材料,現在就等著領證了。
【案例評析】
依據我國繼承法對遺產的定義,遺產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有形財產和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無形財產以及有價證券、公司股權和履行標的為財物的債權等財產權利。
拆遷安置房在權利表現上有一段“真空”時間。從實物上講,原房屋已被拆遷,新的房屋尚未建成;從權利憑證上看,原房屋的房產證明已被注銷,新的房屋的房產證尚未頒發。在這段真空時間,拆遷安置房的唯一憑據就是拆遷安置協議。拆遷安置協議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各方意見不同,一種觀點認為,拆遷安置協議只是一份合同,本身不具有財產價值,也非物權或債權憑證,我國《繼承法》亦未明確,因此,作為遺產于法無據;另一種觀點認為,拆遷安置協議可以作為遺產繼承,根據債法的基本理論,合同或協議就是債的一種類型,因為協議約定了安置部門必須為被安置人員提供安置房屋的義務,那么根據合同相對應原則,被安置人員就同時享有取得安置房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公民對財產取得的權利,是有價值的,應當屬于《繼承法》第三條所規定的“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之列。
綜合我國法律對公民私有財產的保護精神,筆者認為后一種觀點更符合立法本意,而且這一觀點目前已經演變成為了公證和司法實務界的通說。
本案中,被安置人員王老漢雖然生前未能取得安置房,但是拆遷安置協議已經記載了一項其享有安置部門安置房屋的權利,王老漢死亡后,這一財產權利當然應當作為遺產繼承。只是在如何確認這一權利時,我們有時會遇到實際問題。如在安置房建成前,因為,這一財產權利就有物的載體,它不能被占有、使用,更沒有權利憑證進行權利記載,那么,繼承人如何行使這一權利,要求安置部門依據協議繼續履行交付安置房屋、辦理產權證等義務呢?公證就是一種方便、快捷的解決方法,只要所有的繼承人協商一致,確定了安置房的實際繼承人,那么繼承人就可憑《繼承公證書》取代原拆遷安置協議中被安置人員的地位,行使安置房的權利,房屋管理部門亦會以公證書為據,將房產證辦到繼承人名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情況下算自動離婚
2021-01-142020金融消費者權益如何保護
2020-11-26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立約定金協議怎么寫
2021-03-09預抵押能否實現擔保物權
2021-03-21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爺爺是否有權利把房子贈予孫子
2020-12-22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重慶公交車墜江涉及哪些罪名
2021-03-14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