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與終止勞動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1、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是否由當事人作出意思表示不同。
勞動合同終止則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因出現某種法定的事實,導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的勞動關系自動歸于消滅,或導致雙方勞動關系的繼續履行成為不可能而不得不消滅的情形。勞動合同終止主要是基于某種法定事實的出現,其一般不涉及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意思表示,只要法定事實出現,一般情況下,都會導致雙方勞動關系的消滅。
2、勞動合同解除與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不同。
勞動合同解除情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合同解除分為:意定解除(勞動合同法36條)、勞動者提前通知單方解除即勞動者主動辭職(37條)、勞動者隨時單方解除即被迫解除(38條)、用人單位單方通知解除(39條)、用人單位提前通知單方解除(40條、41條),前述各種解除的成就條件是不同的。
我國《勞動法》第23條只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但并沒有對勞動合同終止的具體情形作出明確規定。而2008年1月1日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對勞動合同終止的具體情形作出了列舉式的規定。該法第4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1)勞動合同期滿的;
(2)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3)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4)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5)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因此,當出現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上述事實之一時,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3、勞動合同解除與勞動合同終止是否需要履行法定程序不同。
勞動合同解除根據不同情形,需要履行不同的法律程序,如果未履行必要的法定程序,可能會導致勞動合同解除違法,從而不能出現當事人預想達到的解除效果,甚至事與愿違地要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在勞動合同解除的諸多情形中,除了意定解除以及勞動者在人身受到威脅,被強迫勞動情形下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履行相應的法定程序外,其他均需履行相應的程序。
而對于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履行相應的法定程序,以及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法律后果,我國《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均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從而導致實踐中對于勞動合同終止時用人單位是否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義務,以及需要提前多長時間通知,各地掌握的尺度不盡一致,相對比較混亂。
4、勞動合同解除與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金的計算起點不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經濟補償金以2008年1月1日為分界點分段計算的原則,除了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經濟補償金時,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應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年限外,其他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年限均應自雙方建立勞動關系起計算,即應按工作年限計算,只是2008年1月1日前后,經濟補償金計算的數額略有不同。對于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金的問題,《勞動合同法》之前的法律、法規規定,勞動合同自動終止的,用人單位是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解除和勞動合同終止兩者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勞動者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合同到到期那么勞動合同是終止,如果在勞動合同沒有到期之前,用人單位或者是勞動者提出不合作,那么是屬于勞動合同解除,勞動者提出勞動合同解除是沒有賠償費用的。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最新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計算標準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一直不出來怎么辦
2021-01-15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改嫁后還有繼承權嗎
2021-03-23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用人單位調崗降薪合法嗎,怎么樣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20-12-29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2-04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保險公司不按條款賠付怎么處理
2021-02-09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