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導致勞動合同終止的情況時,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也就宣告終結。然而在這之后,用人單位有可能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那么終止勞動合同補償具體是多少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經濟補償金分段計算:
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試行后解除的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計算,勞動合同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經濟補償金計算年限:
對于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另外,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
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月實際平均工資,而不僅僅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基本工資。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 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資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終止勞動合同是因為出現了客觀的情形,此時要是用人單位存在過錯的話,就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具體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賠償標準,一般是根據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算的。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勞動合同終止的情形
勞動合同終止確認書怎么寫
勞動合同終止是否支付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合同法律沖突如何解決
2021-02-17刷單屬于違法行為嗎,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1-15追討退休前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3-10后續治療費訴訟時效怎么算起
2020-12-11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法院仲裁派遣工資流程是什么
2021-01-01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對被保險人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存在爭議引發保險糾紛怎么辦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由一張車票所引發的保險官司
2020-12-22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只要一出事故保險公司的免賠率就是20%嗎
2021-03-04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