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大部分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試用期都在1-3個月之間,而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太能勝任這份工作,于是就會向單位提出離職申請,這個時候通常都是需要辦理離職書寫的。但其中就有人不辦離職手續直接走人,那么此時會產生怎樣的后果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試用期內,不辦離職手續直接走人會怎樣
1、沒有提前3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不辦離職就直接走人,這個時候就是勞動者違法,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該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承擔。
2、《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是指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關系還處于非正式狀態,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是否合格進行考核,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進行考核的期限,這是一種雙方雙向選擇的表現。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二、辭職時單位不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由于法律的強性規定,勞動者要求辭職的權利得到保護,對于勞動者這種提前30天的辭職要求,用人單位沒有選擇權。
因此,提前告知期結束后,勞動者解除勞動生效,可以離開單位。
單位未在提前告知期內辦理交接手續而導致的損失,勞動者不予承擔。
告知期結束后,用人單位不及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動十五日內為勞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給勞動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和工資,勞動者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結合我國法律中的規定,在試用期內也是允許員工提出離職申請,但是一般來說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單位,另外也要按照單位的要求辦理了離職手續之后才行。要是員工不辦離職手續直接走人,因此給單位造成了經濟損失的話,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作出相應的賠償。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結算?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2020
試用期辭職提前幾天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手續如何規定
2021-02-27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競業合同里沒有補償金有效嗎
2021-03-01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