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是很多上班族不愿意聽見的一句話,但是在用人單位說要加班以后,員工真的不能拒絕嗎?關于這個問題,勞動法是有明確的規定的,本文將詳細介紹有關加班的問題。
依據《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可見,一般情況下,公司要求員工加班,應當具備兩個條件,首先是因生產經營需要延長工作時間;其次公司應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才可以延長工作時間。公司要求員工加班,員工是有權利拒絕的。
但是,并非所有情況下員工都能拒絕公司的加班要求。依據《勞動法》第4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41條規定的限制,比如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或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上述新聞事件中,如果他們從事的是與上述情形類似的工作,那么公司有權要求他們去加班,但是應該給他們合理的準備時間,同時還應該依照規定支付他們的加班費用。
過節費不能算作加班費
勞動部門的同志介紹說,加班費的支付是有著嚴格規定的,是有章可循的。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加班加點工資;
(一)在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按照不低于小時工資基數的150%支付加班工資;
(二)在休息日工作的,應當安排其同等時間的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三)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于日或者小時工資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
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應以:按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沒有約定,按集體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
很多單位在節日期間經常向員工發放一定數量的金錢作為過節費,認為這樣就可以算做員工加班的費用,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過節費和加班工資在性質上不同,不能互相代替。加班工資是對勞動者休息時間的經濟補償,過節費雖然也屬于工資的組成部分,但帶有福利性質,無需勞動者提供額外工作。此外,由于加班是指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延長的工作時間,因此,在節假日期間,用人單位根據需要安排勞動者值班,不能視為加班。
節假日加班工資應該怎么算?
標準工時制加班費計算方法
加班的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公產房置換
2021-03-09土地三權分立指哪三權
2021-02-01刑罰轉變為無期是否還能執行
2021-03-01房屋轉租糾紛如何處理
2021-03-07如何辦理失業證
2020-12-25交通肇事可能受到哪些如何處罰
2021-01-18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調崗降薪案例一
2021-01-06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