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認定 舉證原則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9條第2款和《工傷認定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不舉證的,人保部門可以根據受傷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這表明,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證明否定工傷的舉證責任,如果不能證明勞動者的傷害是由勞動安全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就應當認定為工傷。這說明,在工傷認定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用人單位無論是原告還是被告,都要承擔舉證責任
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于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勞動者在工作或視同工作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對人身的侵害,為了鑒定該侵害的主體而對過程進行的定性的行為。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一般由勞動行政部門來確認。具體認定標準如下所示: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勞動者是享有辭職的權利,如果發生工傷的,需要申請工傷認定,認定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那么,工傷認定期間離職影響賠償金勞動者在工傷認定期間辭職的,對以后的傷殘鑒定和賠償都是有一定影響的,建議勞動者在工傷認定期間不要辭職。
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工作中事故發生后,單位應在30日內(時限)申請工傷認定,超過30天不超過1年(時效)單位也可申請,但工傷認定之前的費用由單位承擔。單位不為職工申請認定,職工或者近親屬可在1年內(時效)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認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申請,在15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對需要司法機關或者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結論為依據的,在這些部門尚未作出結論期間,工傷認定時限中止。
工傷認定是需要進行舉證的,多是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遵守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也就是說,用人單位應該做出否認工傷的舉證責任,如果沒有證據證明,該傷害不是因為勞動安全導致的,那么就是屬于工傷的情形。所以無論怎樣都是用人單位承擔。
申請工傷認定要注意什么事項
交通事故工傷認定時效超過一年怎么辦?
誰能夠申請工傷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保險公司不理賠可以訴訟到法院嗎
2021-01-15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