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欠費期間能享受工傷待遇嗎
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補上之后,新發生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工傷保險支付。“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并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后,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工傷保險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欠繳期間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后,新發生的工傷保險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工傷保險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支付。
二、工傷職工享受哪些待遇
(1)在醫療期間享受如下待遇:
① 工傷職工符合規定治療工傷或職業病所需的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等醫療費用全額報銷。
② 工傷職工需要住院治療的,由單位按照省內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三分之二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批準轉外地治療的,所需交通住宿費用由單位按照職工因工出差標準報銷。
③ 工傷職工在醫療期內停發工資,改為由單位按月發給工傷津貼,標準相當于工傷職工受傷前的本人工資。
(2)職工工傷或患職業病評定傷殘等級后,享受以下待遇;
①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的,應退出生產(工作)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按照傷殘職工本人工資計發,分別為:24個月、22個月、20個月、18個月的標準。
同時按月發給傷殘撫恤金,分別為傷殘職工本人工資的90%、85%、80%、75%.評上護理依賴等級者,按月發給護理費,標準按完全、大部分、部分護理依賴三個等級,分別為當地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30%.完全護理依賴者中特別嚴重的按60%發給。
易地安家的,由所在單位一次性發給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安家補助費,途中所需車船費、住宿費、行李搬運費和伙食補助費均由所在單位按照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② 傷殘等級被鑒定為五級至十級的,原則上由單位安排適當工作,并享受以下待遇:
發給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分別為傷殘職工本人工資16個月、14個月、12個月、10個月、8個月、6個月的標準。
傷殘程度被評為五至六級且單位難以安排工作的,經本人同意,可以退出生產、工作崗位,由單位辦理因工致殘內退手續,并按月發給相當于本人工資70%的傷殘撫恤金。在此期間單位和個人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直至符合退休條件時,按照規定辦理退休。
傷殘程度被評為七級至十級,職工本人愿意自謀職業并經單位同意的,或者勞動合同期滿終止合同后本人愿意另行擇業的,可以由單位發給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或者傷殘回鄉安置費。標準分別為20個月、18個月、12個月、6個月,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
傷殘程度被評為七級至十級的,在勞動合同期內,單位確實難以安排適當工作、職工本人又不愿意自謀職業的,由單位根據傷殘等級分別按月發給相當于職工本人工資60%、50%、40%、30%的生活費。
(3)職工因工死亡,可享受以下待遇:
① 喪葬補助金按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個月的標準計發。
② 一次性工亡(因工死亡)補助金按工亡職工本人工資48個月發給,其中對因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死亡的按60個月發給。
③ 按規定可以享受供養直系親屬定期撫恤金的,其配偶每月按照當地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發給,其他供養直系親屬每人每月按照30%發給,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發10%.撫恤金總金額不得超過死者本人工資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要求進行進行繳納的,公司進行繳納一大部分,個人進行繳納一小部分,是由公司進行代扣代繳的,社會保險包含了很多,只要達到繳費年限,生育的時候,可以領取生育金,達到退休年紀的時候,可以領取養老金。
最新工傷待遇標準
工傷待遇糾紛案怎么處理?
工傷待遇中如何計算工資基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父母朋友能否成為該子女的監護人
2020-12-03離婚需要冷靜嗎,2020離婚冷靜期開始實施了嗎
2021-03-05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公司員工調動崗位需要哪些流程
2021-01-16單方調崗可以起訴解除合同嗎
2021-01-14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拆遷安置房有哪幾種類型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