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務農人員是否有誤工費賠償?
務農人員是應該得到誤工費的賠償的。我國現行法律對于無固定收入務農人員主要根據能否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分為兩種情況,對于能夠證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狀況的,則根據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乘以誤工時間計算誤工費;對于不能證明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則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標準計算,一般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法院對本轄區相關數據做出的統計為依據,具體到農民,即以其人均純收入為標準計算其誤工費。
從農村現狀看,18至60歲的農民大部分以常年在外務工為其主要收入來源。據有關調查顯示,農民工年平均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的2到5倍。然而,受農民工工作性質、方式的影響,其一旦遭受意外,很難舉證證明其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鎮,其誤工費也不能按照城鎮標準計算,但如果按照農村收入標準計算又確實顯失公平,這種情況下,其權利應當如何救濟?
在審判實踐中往往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按照法律規定以農民人均純收入為標準計算誤工費,這種做法看似不合理,但卻合乎法律規定;一種是法院根據實際情況酌定計算誤工費,這種做法不合法,但更能為受害人所接受。這便出現了司法之合理性和合法性相沖突的局面。
面對這種沖突,法院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以受害人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計算誤工費。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對無固定收入人員誤工費計算方法根據受害人能否證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水平分為兩種情況。前文已提到該類人員受自身法律意識影響,很難主動舉證證明自己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狀況,故審判實踐中很少采用該方式計算。但為了能夠公平、公正計算其誤工費,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法院主動向受害人釋明的方式,讓其提交其近三年平均收入水平的證據(一般包括納稅憑證、單位出具的證明等),由法官根據自由裁量權來認定無固定收入農民的誤工費。這種方法能最大程度體現誤工費差額賠償的原則,即以實際減少的收入作為賠償依據,亦更能為雙方當事人所接受。
第二、以農、林、牧、副、漁行業職工平均工資為依據計算誤工費。由于以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計算誤工費對受害人舉證責任的要求較高,故適用起來相對較難,而以農、林、牧、副、漁業平均職工工資計算無固定收入農民誤工費更具有現實可操作性,其對受害人舉證責任沒有特別要求;且以此標準計算該類人員誤工費更接近其實際收入水平。據統計顯示, 我國各省2011年、2012年兩年農、林、牧、副、漁業平均職工工資標準既低于其他行業工資標準,又高于農民人均年純收入,更貼近其實際收入水平。因此,以此方法計算其誤工費更能為此類人員所接受。
這兩種方法在審判實踐中的運用也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在受害人能夠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收入情況的前提下,對于無固定收入人員誤工費應當首先適用該標準予以計算。只有在確實無法舉證證明其收入水平的情況下,才適用以農、林、牧、副、漁行業職工平均工資作為計算依據。如此一來,既能彰顯司法的公正、公平,又同時兼顧了司法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原則。
綜上所述,務農人員往往都是依靠自己種植相關的糧食來獲得收入,而因為被侵害而耽誤了去田地務農也就意味著其莊稼可能就因為沒人料理而影響了產量,所以對于務農人員的誤工費也是需要依法進行賠償的,而具體的數額就需要結合實際的損失。
誤工費賠償標準2020
誤工費賠償工資證明怎么開
2020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支票日期怎么算,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孩子可改隨繼父的姓氏嗎
2021-02-22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勞務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9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國企勞務外包是否違規
2021-01-05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