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媽是不是法定監護人
由于繼父母收養繼子女不同于一般的收養情況,雙方實際上已經共同生活。因此,收養法除了規定“繼父或者繼母經繼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養繼子女”外,對繼父母收養繼子女幾乎沒有規定任何條件限制,被收養的繼子女既不受“不滿14周歲”的限制,也不受“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這一規定的限制;所以,繼父可以作為監護人。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的義務
1、保護被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被監護人出于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相對容易遭受到來自外界的的侵擾和損害。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
2、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3、代理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根據《民法通則》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代理進行的活動領域不限,較多地表現為諸如買賣、租賃、借貸等財產性質的活動,也可涉及一些人身性質的民事活動。
4、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監護人應當盡到教育和照顧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職責,使其獲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
5、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如果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法定監護人的范圍還是很多的,一般情況下后媽也是屬于自己的法定監護人,在刑事訴訟中,這個法定監護人就會相對比較少了,法定監護人也有自己的職業所在,需要起到保護和教育的作用。有法律問題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資產重組審批多久
2021-03-08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補償款提存程序
2021-03-17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購買壽險的理由有哪些,什么人需要購買壽險
2020-12-26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該案中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0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