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一些警匪片的時候,我們了解到這樣一個信息,就是一般人口在失蹤超過了24個小時之后,那么才能去公安機關報案處理。那結合我國當前的法律規定來看的話,究竟人口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呢?若你不是很清楚,可以一起在下文中進行詳細了解。
一、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失蹤24小時警方才能進入調查或者立案。但是立案很不容易,因為刑事立案是非常復雜的事情,立了就不能撤,而且需要拿出大量的警力。所以如果你不能提供足夠的涉案理由,一般公安機關缺乏立案的依據,也就是說是不會立案的,報案后只會給予公民必要的協助。如果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比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隨時可以報案尋找,24小時立案。事故(意外、被害等)發生的當事人,隨時報案隨時立案。其他情況可48小時后報案,報案即立案。
二、報案程序
1、報案,一般應按“屬地原則”以書面或口頭向案件發生地的公安機關提出;
2、口頭報案 應當接受民警的詢問,并制成筆錄;
3、報案 應如實反映情況和線索,不得夸大事實或誣告,誣告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4、報案 有權要求公安機關保障本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5、報案 如果不愿公開自己姓名和報案的行為,有權要求公安機關為其保密;
6、如所報案的案件非刑警支隊管轄,有權要求接待人員作出說明和指導到相應部門報案。
三、相關補充
對于故意傷害案件,如果受害人經鑒定傷情達到輕傷以上,公安機關就會立為刑事案件查處,并召集雙方當事人先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如果對行為人采取取保候審措施不致發生社會危害,就會對行為人作出取保候審,后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由法院對行為人作出刑事判決的同時,作出民事賠償的判決。
如果公安機關認為,對行為人采取取保候審措施會發生社會危害,就會對行為人實施刑事拘留,報檢察院批準逮捕,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由法院對行為人作出刑事判決,同時,作出民事賠償的判決。取保候審最長時間為一年。
其實還是會要求失蹤時間達到了24小時的,那么才會立案受理,而有些情況下則需要48小時。不過如果是未成年人失蹤或者婦女失蹤的話,則其實可以馬上報案,根據我國相關法律中的規定,此時也是會立案受理的。
交通事故報警時限是多久
交通事故必須報警的情況有哪些
借錢不還報警有用嗎,借錢不還是否能報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罰轉變為無期是否還能執行
2021-03-01交警現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規模小的公司可不設監事會嗎
2021-03-21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應收賬款質押是否可以對抗優先受償權
2021-03-21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