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行政強制法 訴訟費 訴訟時效抗辯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 起訴書怎么寫 強制執行申請書 欠條的訴訟時效
不論是公民、法人還是其他組織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都被稱之為民事訴訟。為處理民事糾紛我國特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民事糾紛都可以提起訴訟,因為民事訴訟具有他的時效性。那么民事訴訟時效與期間是多久呢?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您解答!
一、民事訴訟時效與期限適用范圍
1、適用于債權請求權,包括合同,侵權之債,不當得利與無因管理之債,締約過失之債等。
2、不適用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等絕對權,但其受侵害而產生的債權請求權,也受訴訟時效約束。
3、國家財產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受到侵害時不受訴訟時效限制。
4、具有強制性,不允許當事人約定排除或變更其適用。
二、民事訴訟時效的效力
1、權利人不喪失起訴權,(程序勝訴權),權利人起訴的,法院應當受理。
2、法院在審理中不得主動援用訴訟時效期間經過的理由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3、法院查明訴訟時效確已經過的,應判決(而非裁定)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非駁回起訴)。
4、雖已超過時效,但當事人自愿履行的,權利人仍可以接受 ---因為實體權利本身并未消滅,當事人履行后又反悔的,不予支持。
三、民事訴訟時效的立法規定
從上述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德國,還是中國,對于請求權的時效理論與對法律規定的理解均存在著互相矛盾的現狀,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根據現在通行的學說,權利系特定利益和法律之力兩項要素所構成,法律之力指的是權利人支配標的物、請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以及請求法院強制執行的權利,也就是:這個法律之力就債權(相對權)方面來說指的就是請求權。在這個通行的學說下,作為法律之力的請求權與債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二)設立時效的目的和理由是為了維護既存秩序,促進交易安全和降低成本,以及起到促使權利人積極行使權利。也就是說,設立時效是在私權保護方面與社會的大利益作利益衡量之后,以犧牲一定程度的公平正義(私權利)為代價保護社會的大利益(即既存秩序、交易安全、降低成本)。因此,法院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并不違背民法時效制度的本質和市場經濟的要求。
(三)根據德國學者溫德沙伊德提出的請求權的內涵本質來看,是為了在請求權這個概念的幫助下使用羅馬法和舊的普通法中的"訴權",從溫德沙伊德的觀點來看,請求權指的是實體法上的權利,至少在德國民法典的起草者們在使用請求權這一基本概念時,所指稱的也是如此,大陸法系現在通行的學說也是如此。所以德國民法典的起草者們才把請求權寫進了作為實體法的民法典。
(四)中國臺灣地區的學者們論述請求權時,繼受了德國理論,實際上主要是從請求權在實體法的角度來論述,忽略請求權在程序上的功能。請求權首先當然說明了一種實體法上的地位,但同時它也表明了一種程序上的功能,誠如拉倫茨所指出的:"這個概念不僅表明一種客觀(實體法)上的權利,而且也表明一個特定人針對他人的特定請求可以通過訴訟來主張和執行,《德國民法典》的請求權的概念就是如此……盡管請求權時效的實際意義在程序中更為明顯,但民法典仍然是將請求權時效作為實體法的制度加以規定的,這樣一來,就使以訴訟法的觀點來考慮程序問題的重點轉移到實體法的考慮上來。"非常遺憾的是,包括德國、臺灣地區以及中國的民法學者們,對請求權進行論述時,大多數并不對這一明顯的具有程序法上功能的請求權的意義作出深入的探討,以致造成理論和實踐中的脫節和混亂的狀態。
(五)無論是《德國民法典》還是中國臺灣地區的《民法典》 ,對于請求權的反對權--抗辯權均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而這些規定應該是請求權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只從請求權這一單一的角度,無法說清請求權本身。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民事訴訟時效與期間的相關內容。我國的民事訴訟時效還分為普通訴訟時效、短期訴訟時效和最長訴訟時效三種情況。其中短期訴訟時效主要包括身體傷害、商品質量、租金、寄存貨物等發生的糾紛。最長訴訟時效為二十年,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則不予保護。
域名糾紛有哪些表現形式
專利權的有效期限是多長呢?
要求成立清算組是不是執行案件的受案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孫小柱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邢臺市律師協會會員。執業以來奉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成功辦理多起民事、刑事案件!業務方向是河北省申訴案件,刑事辯護,交通事故糾紛,民商事合同糾紛!成功案例:李某某公安檢察院認定入室搶劫,結果認定普通搶劫案!劉某某,公安認定尋釁滋事,法院作無罪處理案!邢臺張某某二死一重傷交通肇事交警認定全責,復核次要責任案!石家莊市某公司貸款大額貸款訴訟時效案,在高院勝訴!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本律師愿意以誠信的人格贏得您的信賴,以專業的知識獲得您的滿意,真誠希望與各界朋友交流共勉。??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有幾種法定情形?
2021-01-19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子女死亡父母能領到贍養費嗎
2021-01-30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合同債權質押制度具有哪些法律效應
2021-03-22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案例
2021-01-14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