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回重審的案件還能上訴嗎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案件上訴,若該案件在重審發回之前,原審是第一審的,應按一審程序審理,重審后作出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原審是第二審的,重審發回后應按第二審程序審理,重審作出的判決或裁定不能上訴,但可以依法申訴。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果一審原告敗訴,后原告上訴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發回重審,重審后原告仍然敗訴,原告如果要進行上訴,依法應當準許,中級法院必須受理。
二、二審和發回重審的區別
1、程序發生的主體和原因不同
重審是指二審法院發現原審判決事實不清或者違反法律程序,做出撤銷原判決的裁定后,指令其他下級法院,或者指令原審法院另行組織合議庭,進行重新審理。
第二審程序是因為當事人不服一審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開始,即第二審程序的發生,是基于當事人行使上訴權。
2、審理法院不同
重審的決定權屬于二審法院;
二審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
3、審結期限不同
根據《民事訴訟法》中關于審判的規定: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發回重審的案件審理期限也應該按照第一審的期限計算。一般在六個月內審結。發回重新審理的,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按照一審規定,如果是第二審案件,按二審有關規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在第二審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如有特殊情況,在3個月內不能結案,需要延長審結期限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審限。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30日內作出終審裁定,對裁定的上訴案件的審結期限,不能延長。
4、審理的對象不同
重審適用一審普通程序,做出的判決為一審判決。
第二審程序是當事人因不服一審未生效裁判,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而發生,所以二審程序的審理對象,是一審裁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二審法院將案件發回重審,往往是因為原審中認定的基本事實不清楚,當然也有可能是原審存在嚴重程序違法的情況。但要是對事實認定錯誤的話,這種情況下并不能發回重審。至于被發回重審的案件還能不能上訴,在不同的訴訟程序中,其實有關訴訟法里面作出的規定不同。
民事訴訟發回重審可以調解嗎?
民事訴訟再審發回重審有什么區別?
民事訴訟發回重審理由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聘員無固定期限如何賠償
2020-11-15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效力
2021-02-25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未征收的土地出讓如何處理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