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構成犯罪?
拒不執行生效判決裁定構成犯罪,拒執罪全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二、如何來進行認定?
拒不執行裁判罪是一種特殊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四、五條的規定,有以下三種:
①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曾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
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主體。
③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礙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執行人或與被執行人事先通謀策劃,事后共同參與并實施了拒不執行法院裁判的行為的,應認定為共犯。
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裁判和執行的權威。人民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所作出的裁判一經生效就具有強制力,負有履行義務和協助執行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執行。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直接損害人民法院裁判和執行的嚴肅性,嚴重影響了法院裁判權威和執行權威,在破壞了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同時;間接損害了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
直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生效,必須執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而故意拒不執行,希望通過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無法得到執行,以滿足自己或單位的非法利益。
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其情節嚴重。“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實施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
我們國家所說的犯罪行為,它是必須明文規定在我們的刑法當中的,如果說沒有在刑法當中進行規定的話,任何人都不能夠判斷存在著犯罪行為,比如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名,他就是刑法條文313條所作出的規定,因此符合的話會構成犯罪。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公開宣判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法律顧問的聘書怎么寫
2020-12-30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