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
2007年8月,黃某向張某借款8萬元做服裝生意,由于對市場流行趨勢把握不準,經營半年后盤點虧損,黃某賣出服裝店后歸還了張某5萬元,還欠3萬元無力償還,張某經常上門催討欠款。2008年12月黃某其父打工時意外身亡,留下遺產11萬元。
黃某內疚遂放棄繼承權,將其父遺產全部留歸其母所有。張某在朋友處得知此事后,要求黃某不能放棄遺產的繼承,讓其從遺產中將欠款3萬元歸還后再將余款歸其母親所有。黃某不同意說:已經放棄繼承權,遺產已歸其母,目前無力還款,以后再還。
張某討要無果無奈只有訴至法院,要求確認黃某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并主張黃某歸還其欠款。黃某辯稱:其放棄繼承權是為了表示孝心,讓其母晚年經濟上有所保障,何況不想繼承遺產是他的權利,和別人無關;欠的錢我認賬,以后等有錢了會償還的,請求法院駁回張某的訴訟請求。
二、法院處理結果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繼承法意見》第46條“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使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的規定,被告黃某在對他人負有債務的情況下放棄繼承權,而不能償還應還債務侵犯了債權人張某的合法權益,其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當屬無效。最終,法院判令黃某于判決生效后10日內歸還張某欠款。
三、放棄繼承權作為一項權利行使,并非全然不受限制
繼承權的放棄是繼承人的一項民事權利。基于民法上的“處分原則”,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的自由,但該自由應該是有限制的自由。結合本案,黃某若繼承了遺產,就有能力清償其拖欠張某的欠款。由于黃某的放棄繼承權,使其喪失了清償債務的能力。黃某放棄繼承權的行為,侵害了債權人張某的合法權益,可見權利也是不可以被濫用的。故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作為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同樣適用于繼承權的行使,因而法院根據《繼承法意見》第46條的明確規定,認定黃某的放棄繼承的行為無效。
四、提示
若放棄的范圍不包括黃某償債的數額,那么,這樣的放棄行為并沒有導致黃某不能履行償還債務的義務,該放棄行為應是有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專利轉讓的具體流程
2021-03-25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土地轉讓需要交什么稅
2021-02-28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拆遷維權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