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人打架至人受傷責任劃分如何確定?
聚眾斗歐只處罰首要分子。參與人員按照其產生的后果依法處理。
致人輕傷,涉嫌故意傷害罪,犯故意傷害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至于民事賠償,要承擔醫藥費、誤工費、護理費等,構成傷殘的還要承擔傷殘賠償金、精神撫慰金等。.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還需要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等,但如果能拿到諒解書,可以判處緩刑。
二、處罰
(一)治安處罰
1、輕微傷不構成刑事案件,沒有刑事責任、只有行政責任(治安處罰)和民事賠償責任。一般輕微傷可以由公安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后不再處罰;若調解不成可處罰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2、拘留或罰款:
(1)給予雙方治安處罰,應由縣級公安局決定,不是你“提出”不提出的問題。
(2)拘留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如果你是殘疾人或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拘留可以是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3)罰款可以是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嚴重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4)可以既拘留、又罰款,即并罰。
依據是:《治安處罰法》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3、立案起訴步驟:寫好起訴狀,帶上身份證、相關證據(是對方打的證據、治療花費的證據等),到法院的立案庭請求立案,然后等到法院通知參加庭審。
(二)刑事處罰
1、如果通過法醫鑒定做出傷情是輕傷或者重傷,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通俗的說,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就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屬于自訴案件,自訴案件主要還是鼓勵和解,所以原告只要自愿撤訴被告就不必負法律責任,在實踐中,如果真的是輕傷,一般只要達成了賠償協議并執行了,一般不會判刑。所以現在輕傷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對方協商賠償解決。
如果出現了打架斗毆等違法行為后,司法機關也是會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涉案情節以及造成的具體后果來對其量刑和處罰,如果造成了人員傷亡不僅要承擔刑事處罰同時也是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那么民事賠償中就包括了受害人的醫藥費、誤工費以及其他護理費等。
對打架斗毆處罰是怎樣的
打架后傷情鑒定有什么作用?
最新打架斗毆的處罰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 韓峰律師專業提供刑事辯護、法律顧問、民商事法律服務,致力打造成為以濟南地區為中心,輻射山東全省專業性法律平臺,讓客戶在第一時間就能接受法律專家團隊的專業、高效法律服務! 本團隊法律專家均是經山東省司法廳核準注冊的專職律師,團隊成員以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韓峰律師等為主組建的專業律師團隊,理論基礎雄厚,專業能力強,具有從事大型法律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實踐經驗,有眾多成功案例,本團隊眾多律師曾先后獲得市、區優秀律師或先進個人稱號。成功辦理大量民商事、經濟合同案件,擔任多家企業法律顧問。 團隊中其他律師在處理房地產、房屋動遷及征收、婚姻家庭、析產繼承、公司法律事務等方面也具有較高專業能力,部分案件處理結果深得當事人好評!愿我們的努力能夠得到您的信任,愿我們的解釋讓您困惑得到解脫! 韓峰律師的宗旨:用專業的法律服務,與企業并肩作戰,為企業保駕護航!
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農村房產繼承條件有什么
2021-01-28如何辦理城市私房所有權的登記?
2021-03-01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車禍賠償后訴保險公司要求理賠嗎
2021-01-10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