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的主體是誰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一)關于贈與人的資格標準?贈與人主體范圍的確定標準
(1)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贈與人一般是指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公民可以把自己的財產贈與他人、集體和國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其有權處分自己的財產權利,法律一般不應對其進行干涉,所以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為贈與人。
(2)法人?法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依法可以處分自己的財產,因而也可以成為贈與人。
(3)其他經濟組織?其他經濟組織,如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等在法人授權范圍內也可以處分相應的財產,自然也可以成為贈與人。
(二)關于受贈人資格的確定標準
可以作為受贈人的一般主體?從主體的范圍來看,公民(自然人)、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都可以成為受贈人,接受公民或企業、事業單位法人和有獨立財產的社會團體的贈與,這無可非議。就公民主體來說,只要是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均能以自己的行為接受贈與成為受贈人。
贈與合同成立的條件是什么
關于贈與合同的成立問題,爭議主要在于贈與合同為諾成性合同還是實踐性合同,贈與合同的成立標準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根據《合同法》第185條及186條第1款的規定,贈與合同原則上是實踐性合同,所以贈與合同的成立要件僅一般情況下不僅需要有贈與人與受贈人意思表示的一致,還要求必須進行贈與財產的交付。
(二)根據《合同法》第186條第2款及第188條的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屬于諾成性合同,而不是實踐性合同,只要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即可成立。
對此,大家都清楚了吧,這是我們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需要詳細了解這點,才能更好的清楚法律上的規定,這樣就能更好的實施贈與的流程。所以,這才是我們在本文中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想找律師咨詢,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多少錢
2021-01-02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流程有哪些
2021-01-28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怎么查看專利是否已經變更了專利權利人
2021-03-07投標保證金比例
2021-03-13婚前財產離婚后能分嗎
2020-12-26法定贍養人
2021-02-19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4s店說幫買保險但沒買不計免賠怎么辦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