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不管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是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涵蓋了所有民法訴訟的依據,諸如國家在要收取人們的合法土地時所用到的征收法律依據也出自民法總則,而民法總則中關于征收的規定主要就是要求國家必須給予公平的補償。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民法總則關于征收的規定是什么?
民法總則第117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痹摋l款直接涉及被征收人的權利保護。凡征收既因公共利益,凡征收被征收人必得補償,這是所有法制國家通用的原則。
民法總則新增第116條規定: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受法律平等保護。該條規定很好的切合了在征收領域,市場經濟發達國家普遍認可的赫爾原則,即充分、及時、有效全部賠償原則。能抑制我國現有的征收補償領域補償款不到位、被截留、挪用、擠占等現象發生,是人權保護的具體支撐條款,加上各項制度的不斷完善,相信公民的受補償權會及時有效實現。
對民眾而言,民法總則就是權利的宣言書。而此次通過的民法總則的一個亮點是“征地應給予公平、合理補償”,這直接關系到被征收人切實的財產利益條款,更是備受關注。這樣的改革相較于從前的審議條款,更能實在地為民眾帶來既得利益。
在我國,關于征收規定在憲法、物權法中有著相應的體現,其征收理念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憲法第10條第3款:“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征用?!痹趹椃ǖ谒拇涡拚傅?0條中改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進行征收或征用,并給予補償。”這里著重在補償規定上,實際增加了賦予被征收人獲得補償的權利。體現了公民權利本位的需求。
物權法第42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和共產及其他不動產?!痹摲ㄅc憲法相比,增加了約束公權力的條款,既“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钡F行關于補償的具體條例還不能完全體現公平、合理的精神,具體描述上仍嫌語焉不詳。
綜上所述,因為征收的工作一般都是行政機關進行而適用的是行政方面的法律,但是公民的合法權益又在民事方面與民法總則相交叉,所以有必要在民法中提及到關于公民權益必須得到合理補償的宏觀性的規定,而具體的規定將在行政規范中體現。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拆遷補償條例2020
征收房產稅的依據是什么,有哪些?
有關上海房產稅征收辦法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動車過渡號牌能用多久
2020-12-24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騙取保險金為目的,應當受到法律制裁
2021-03-08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公司拒賠理由莫名其妙 無法代位追償
2020-12-27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模擬拆遷應該由哪個部門負責
2021-02-04拆遷契稅有哪些征稅的依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