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一千萬負責任嗎?
公司偷稅漏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對比新舊法律條文的修改(新舊刑法對偷稅罪的規定附后),可以看出: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3、對逃稅的手段采用概括性的表述。即:“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以適應實踐中逃避繳納稅款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
4、對構成“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具體數額標準沒再作規定。以“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取代了“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修改了定罪量刑的具體數額標準,尊重了納稅人類型、規模、情形等特點,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原則。這既強化了對納稅人合法權利的依法保護,也突出了對涉稅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對整頓和規范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有力推進依法治稅進程,深化和諧征納關系,促進納稅人自愿遵從意識的不斷增強。
按照法律的規定,企業和公民都是要履行繳納稅金的義務,如果在計算和繳納稅款時出現了隱瞞或者偽造稅務材料時,也是屬于觸犯了偷稅漏稅的行為,偷稅漏稅不僅會危害到社會的稅收,同時也是不利于我國的經濟,所以稅務機關是會根據偷稅漏稅的金額做出處罰的。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暴力拆遷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1-01-05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商事審判中幾個法律適用問題
2021-03-12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初入職場必須了解的十個法律問題
2021-02-22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實際修車費用高于評估費用,保險公司應按哪個賠償
2020-11-21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