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上行政案件的訴訟時效有無中斷
行政訴訟是否適用時效中斷制度,有關法律及司法解釋沒有對此作出明確規定,本文從行政訴訟不同于民事訴訟的特點入手,重點分析。《行政訴訟法》及其《解釋》對行政訴訟適用時效中斷作出的排斥性規定,闡明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是一次性的,不可逆轉的,不會因《民法通則》規定的法定事由出現而出現訴訟時效中斷問題。
所謂訴訟時效中斷是指有法定事由發生時,此前已計算的時效期間全歸無效,待中斷事由消滅后,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關于行政訴訟是否適用時效中斷制度,有關法律及司法解釋沒有對此作出明確規定,但實踐中一直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可以適用,主要理由是行政訴訟是從民事訴訟發展而來的訴訟形式,很多行政爭議產生于民事爭議或與民事爭議有密切的關系,有時解決行政爭議就成為解決民事爭議的前提條件。再者,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有時仍然要參照適用民事訴訟的程序及制度,采用民事訴訟規則進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另一種觀點認為不宜適用,其理由有二:
(一)時效中斷制度是在《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民法通則》是部實體法,并非《解釋》第九十七條規定可以參照的民事訴訟法。如果連《民法通則》也可參照的話,按照不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就是法律所允許的來認識,那么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也可參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種觀點無疑是荒謬的。
(二)行政訴訟不同于民事訴訟,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不宜適用時效中斷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及《解釋》雖未對此作出明確規定,但有關條款對行政訴訟適用時效中斷作了排斥性的規定。筆者認為行政訴訟不宜適用時效中斷制度。
行政案件的訴訟時效的中斷存在是有著明確的法律限定,一旦自己的問題解決存在不少的爭議,就需要自己進行法律上的分析,進而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在有關問題處理上肯定會有較多的限定,在問題處理上需要自己注意有關的基礎,盡量進行更好維護。
醫療事故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間借貸過了訴訟時效怎么辦
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一般有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行為是傳銷
2021-01-15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解約定金的約定方式
2020-12-04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8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法律規定農村責任田能買賣嗎
2021-03-10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應該是多少
2020-12-20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1-02-04拆遷安置房有沒有土地證
2021-03-15房屋拆遷補償 安置費用計算標準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