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對于我國的相對行政權益下的公民較為重要,對我國的公民利益牽涉較大。我國相關公民在收到這類損失時,可以要求相關行政機關給與一定的補償。那行政合同糾紛提起行政訴訟應該怎樣進行呢,下面小編就這類問題為你進行解答。
如果行政機關不履行行政協議造成損失,行政相對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需要根據行政相對人的損失確定賠償數額。
法院在審理行政協議案件中,在實體法方面,應當優先適用有關行政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特別規定,沒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合同法。優先適用行政法律法規在于審查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例如,法院在審查征收補償協議過程中,要審查該協議的簽訂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和行政程序的要求,是否對當事人給予了適當補償等等。考慮到行政協議兼具行政性和合同性兩方面,在審查行政協議過程中還應當適當援引民事法律規范,如《合同法》中規定的違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能力等。同時,在程序上也可以從民事訴訟程序中有所借鑒,比如說允許調解、適用“誰主張、誰舉證”規則等。行政機關不履行行政協議造成損失的解決途徑。
第一、上一級行政機關的行政救濟。行政合同作為一種行政行為,應受行政法所調整,對于行政合同糾紛,故救濟途徑不可能排除行政救濟即行政復議。我國行政復議法第2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復議申請,行政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申請,作出行政復議決定,適用本法。”第6條對行政復議范圍作了明確的規定,其中第五款“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經營權的”,第六款“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是將納入行政復議范圍的行政合同具體化了。所以相對人也可以通過行政復議來解決發生的行政合同糾紛。
第二、提交法院的司法救濟。行政主體在行政合同中處于優越的地位,而行政管理的相對人就成了弱勢群體。所以司法救濟是保護他們合法權益的最有效也是最后的途徑。目前,行政合同糾紛在司法審判中,在審理程序法上適用民事訴訟程序,在實體判決上適用民事法律規范和行政法律規范的法律適用模式。在具體操作中,往往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來適用民事或行政訴訟程序。
我國的相關公民提出后,由我國的司法機關進行審理。相關的上級行政機構進行協調處理這類事件。也可提出司法救濟,根據具體的受害情況進行相應的索賠金額,通過協調后進行發放。
行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時間是多久
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有哪些?
醫療事故行政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協議中包括試用期嗎
2020-12-14雇傭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24勞動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宅基地贈與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關于投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風險提示的公告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