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1、營業稅:是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取得的營業收入征收的一種稅。銷售不動產,稅率為5%計算公式=營業額×適用稅率。
2、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以營業稅等流轉稅為計稅依據,依所在地區分別適用7%、5%、1%征城市建設維護稅,依3%計征教育費附加。?依2%計征地方教育費附加。
3、土地增值稅:是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著物并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土地增值稅按照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征收,納稅人轉讓房地產所取得的收入減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扣除項目金額后的余額,為增值額。它采用四級超率累進稅率,應納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額×速算扣除率。其中:土地增值額=轉讓房地產總收入-扣除項目金額。計算扣除項目有:取得土地使用權所支付的金額;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成本;開發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設施的費用;舊房及建筑物的評估價格;與轉讓房地產有關的稅金;加計扣除。
4、房產稅:是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對擁有房屋產權的內資單位和個人按照房產稅原值或租金收入征收的一種稅。它以房產原值(評估值)為計稅依據,稅率為1.2%。年應納稅額=房產原值(評估值)×(1-30%)×1.2%。
5、城鎮土地使用稅:是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范圍內,對擁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以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規定稅額、按年計算、分期繳納的一種稅。年應納稅額=∑(各級土地面積×相應稅額)。?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用、出租、出借本企業建造的商品房,自房屋使用或交付之次月起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
6、城市房地產稅、三資企業土地使用費:城市房地產稅是對擁有房屋產權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及外籍個人、港澳臺胞,按照房產原值征收的一稅種。城市房地產稅依房產原值計稅,稅率為1.2%。年應納稅額=房產原值×稅率×(1-30%)。三資企業土地使用費是對本市行政區域內使用土地的外資企業,按企業所處地理位置和偏遠程度、地段的繁華程度、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等,征收的一項費用。依外資企業的實際占用土地面積以及所適用的土地使用費的單位標準確定。應納土地使用費額=占用土地面積×適用的單位標準。
7、印花稅:是對在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的各種憑證所征收的一種兼有行為性質的憑證稅。分為從價計稅和從量計稅兩種。應納稅額=計稅金額×稅率,應納稅額=憑證數量×單位稅額。?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書立的憑證(合同)暫不征收印花稅,但在土地開發建設,房產出售、出租活動中所書立的合同、書據等,應繳納印花稅。凡進行房屋買賣的,簽定的購房合同應按產權轉移書據所載金額0.05%繳納印花稅,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在辦理買賣過戶手續時,應監督買賣雙方在轉讓合同或協議上貼花注銷完稅后,再辦理立契過戶手續。在辦理房地產權屬證件時,應按權利許可證照,按件交納印花稅五元,房地產權屬管理部門應監督領受人在房地產權屬證上按件貼花注銷完稅后,再辦理發證手續。
8、契稅:契稅是對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時向承受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單位征收的一種稅。征收范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房屋買賣、房屋贈與和房屋交換。計稅依據主要是成交價格、核定價格、交換價格差額和“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等。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9、耕地占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大部分地區,目前已經停止征收。
10、企業所得稅、外資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或組織,在一定期間內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應納稅額=(全部應稅收入-準予扣除項目)×適用稅率。
11、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的勞務和非勞務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房地產業所涉及最多的是“工資、薪金”所得。其適用5%-45%的超額累進稅率。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企業股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1、營業稅: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權轉讓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對股權轉讓不征收營業稅。
2、企業所得稅: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或損失是指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的收入減除股權投資成本后的余額。
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并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
3、印花稅:企業股權轉讓所立的書據,雙方按照產權轉移就股權轉讓書據計貼印花稅,適用稅率為書據所載金額5‰?。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這一問題進行的解答,可見從上文可知,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是怎么計算的、企業股權轉讓要交哪些稅和股權收購的基本流程等知識,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的分數屬于隱私嗎
2020-12-21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搭網約車上下班發生交通事故能工傷賠償嗎
2020-12-03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哪些事故車輛可以申請報廢找保險賠償
2021-01-23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