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勞動關系法律沖突的解決方法:
由于涉外律關系都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法律相聯系,究竟應該用什么法律來調整涉外勞動關系,國際私法在關于調整涉外民事關系的方法中明確規定采用沖突法調整(即間接調整)和實體法調整(即直接調整)兩種方法。在解決涉外勞動法律關系發生紛爭時也同樣適用上訴兩種方法。
①沖突法調整,亦稱間接調整,即在國內立法或國際條約中,制定法律適用原則,規定在什么情況下應該適用國內法,在什么情況下應該適用外國法以及哪國法,然后再按照所指定的那個國家的實體法,具體確定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
②實體法調整,又稱直接調整,即制定統一實體規范,直接規定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統一實體規范是指在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中用來確定當事人權利與義務的規范。這種規范可以避免法律沖突,可以更迅速、更準確、更直接地確定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間接調整和直接調整都是為了解決涉外勞動關系的法律沖突。但它們的方法不同,所運用的法律規范也不同。在解決同一個涉外勞動關系時,只能使用其中一種,不能同時使用。在一般情況下,有統一實體規范時,就要適用統一實體規范,只是在沒有統一實體規范可適用時,才適用沖突規范。因此,在解決某一個涉外勞動關系時,二者是互相排斥的,但就解決法律沖突來講,二者又是相輔相成的。
二、涉外勞動關系的法律適用的法律
我國第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第8條規定:“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的企業,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它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保護”。
我國民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我國政府保護在中國境內外國人的合法權益,外國人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未經公、檢、法機關決定和執行不受逮捕。外國人的勞動、福利、受獎勵、受教育等權利受到保護。外國人在中國期間不享有政治權利,也不承擔服兵役的義務。同時,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必須遵循中國法律,不得危害中國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社會公共秩序。此處的外國人是指一般外國人,即不享有特權與豁免的普通外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無國籍人。同樣地,我國自然人、法人,如在外國工作、投資也應遵循外國國家法律規定,受到外國國家法律的保護。
1、特別規定適用行為地法即勞務地國家法律
2、在涉外勞動關系的法律適用中,外國為了便利國家勞務管理和體現
國民待遇原則,特別規定如發生涉外事宜,應按照涉外勞動者工作地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地方法規來進行處理。這樣有利于公正、公平、高效、減少訴訟成本費用。只有在按照地方法規處理涉外勞動糾紛顯失公平的情況下,才能選擇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如果選擇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律處理涉外勞動紛爭和導致處理結果顯失公平,不能合情、合理、合法、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與權益,在此情況下,受案法院應采取折中的方法即依照兩國或兩國以上國家的法律規定,對涉外勞動糾紛作出的處理結果,更能體現保護人權和司法的公正。
(1)適用國際私法。適用國際私法中對涉外民事方面的法律規定。因為涉外勞動關系也屬于涉外民事關系的范疇。
(2)適用國際慣例。涉外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在合同中若沒有其他協議,適用該的法律應該是:無論雇員是否被暫時派往另一國,都可根據合同慣常從事工作地國家的法律。我國對適用沖突規范的一般制度也有明文規定:第一百五十條:依照本章規定適用外國法律或者國際慣例的,不得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公共利益。
中國在《國際私法示范法》第九條[定性]中也有明文規定:“對國際民商事關系的定性,適用法院地法。但如果依法院地法不能適當解決的,可以參照可能被選擇適用的法律來解決?!?/p>
說明:定性亦稱“識別”。對國際民商事關系的定性,在國際實踐中,大多主張依法院地法進行,也有主張依國際民商事關系應適用的準據法進行,或者主張根據不同的案件采取不同的定性標準。本條原則上肯定了依法院地法進行定性,但同時規定在依法院地法不能適當解決定性問題時,可以參照可能適用的有關準據法來進行定性。
(3)適用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即意思自治)。
在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下,適用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但是若涉外勞動關系當事人沒有選擇所適用的法律,其應該適用的必要法律條款對雇員不能給予有效的保護時,則當事人所選擇的法律無效。
(4)適用最密切聯系國家的法律。
在涉外勞動關系的法律適用的司法操作實踐中,如果根據工作性質的需要,雇員必須被派往不同的國家工作,若發生糾紛,本應適用招聘企業營業地所在國法律。但是,如果該涉外勞務合同與另一國家有更為密切的聯系,則適用該另一國國家的法律。
(5)適用混合法。(即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法律時,揚兩國優點避兩國缺點的折衷主義。)
多個國家的法律對同一問題作了不同的規定,若在適用密切聯系國家法律也不能適當解決涉外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勞務糾紛時,受案法院在實際操作上,可以采取吸收多個國家的有關法律條款而進行合并折中處理。這樣才能真正公平、公正、有效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為了增加處理涉外勞動糾紛的靈活性,以利于減少和協調國際法律沖突的發生。
3、發生涉外勞動法律關系糾紛的受案法院:由侵權行為地法院受理。
4、涉外勞動法律關系發生爭議的解決方法:和解、調解、仲裁、訴訟。
因為個人不是國際法主體,沒有權利向國際級的法院起訴,這是公認的國際習慣規則。
以在解決涉外勞動關系糾紛的時候,要注意國家關于這方面的規定是如何的,按照規定處理,這樣才能較好的解決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多久不同房算無效婚姻
2020-12-27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聯防隊員暴力拆遷還動手打人,暴力執法怎么處罰
2021-02-14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