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顯名股東的法律風險是什么
1、不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公司的經營管理通常由實際出資人運作和操縱,顯名股東在公司內部既不出資,也不參與經營管理,因此更不會參與實際分紅。
2、在出資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時可能被追加為執行人。
顯名股東就其存在的表現形式而言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無論哪種表現形式,終究是因為實際出資人為規避某種法律規定而引起的。一旦公司需對外承擔債務時,隱名股東則會以其不是股東為由逃避債務,尤其在隱名出資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的情況下,最終將由顯名股東來承擔債務。
3、不能以實際登記對抗善意受讓股權的第三人。
隱名股東與第三人發生股權轉讓關系,顯名股東提出反對而發生糾紛,法院裁判一般會堅持善意交易高于登記的原則。此時,隱名股東和第三人可以分別從各自的角度主張權利。對隱名股東而言,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是內部關系,應當堅持私法的“真意主義”。根據雙方對隱名出資的約定或與公司其他股東訂立合同的約定或由隱名股東行使股東權利的事實,確認隱名股東的股東地位。隱名股東為實際的股東,其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合法有效。而對于第三人而言,第三人根據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訂立的委托協議及股權約定內容,有理由相信隱名股東為實際股東,雙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合法有效,主張善意交易有效。顯名股東就不能以實際登記對抗善意受讓股權的第三人。
二、顯名股東的風險防范
隱名股東為規避法律禁止設立公司的規定,冒用他人名義,而顯名股東根本不存在或根本不知情。如果公司有效成立,由于顯名股東的缺位,隱名股東必定親自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公司的其他股東也必定知曉實情,而公司登記或股東名冊中記載的不過是形式意義上的股東。此種冒用不會在顯名股東與隱名股東間產生任何法律關系,但隱名股東制造虛假身份會受到刑法或行政法的有關處罰。
如果顯名股東實際存在,當顯名股東和隱名股東之間對公司分配的利潤應由誰享有,應由誰行使股東權利等發生糾紛時,他們的法律關系屬于私法調整范疇,應依據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認定兩者的法律關系,如債權債務關系、贈與關系,或者行紀、信托關系等。如果雙方在出資時約定明確,只要其約定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則按照雙方的約定確定兩者的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約定的,視舉證情況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一方舉證不能的,則要承擔舉證不能的民事責任。顯名股東為保護自己的利益,應有意識地留存之前合作的相關證據。
當公司與外部第三人發生權利義務關系時,第三人與公司之間的一切交易,都以工商登記的信賴為基礎。任何內部的有關協議都不能對抗登記的法律效力,這決定著顯名股東在公司外部永遠具有股東的法律地位,公司債權人可以只追究顯名股東的法律責任。此時,顯名股東對外承擔的責任需與隱名股東在協議中明確進行劃分界定。
所以簽訂協議時,顯名股東應該注意加注其不承擔風險的條款,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拖欠工資怎么維權,公司拖欠員工工資怎么辦
2021-01-31起訴離婚去哪一個法院
2021-03-09合同沒有各執一份有效嗎
2021-02-28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