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別法人包括什么意思?
特別法人包括的意思指的是擁有單獨的組織和行使活動的權益和義務,讓一些基層群眾性組織能夠更好的履行職能,為人民群眾更好的服務。完善民法總則特別法人是國家法律體系更進一步的表現,也讓民法真正能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切實的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
根據《民法總則》第四節特別法人第九十六條本節規定,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是特別法人。
二、民法總則中法人分類
民法總則中的法人分類是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兩種:
1、以取得利潤并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為營利法人。
2、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為非營利法人。其中非營利法人又包括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基金會法人、社會服務機構法人等。
三、新民法總則特別法人有哪些?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今日召開,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大會進行三審。與二審稿相比,草案新增了法人類別、調整了監護范圍、增加了“見義勇為”條款。
在我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組織數量眾多,但由于現行法律沒有規定其民事主體地位,在一些情況下這些組織不能順利從事民事活動。因此,草案增加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未設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此外,草案還在法人一章中增設第四節“特別法人”,將機關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等涵蓋在內,以利于這些組織更好地參與民事生活,利于保護其成員和與其從事民事活動的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關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法人地位的問題,有的部門、地方和一些基層干部群眾代表提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為履行其職能需要從事一些民事活動。現行法律沒有規定其民事主體地位,致使其在一些情況下不能順利從事民事活動。民法總則應明確賦予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人資格。對此,此次草案增加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未設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在日常生活當中,法人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的話,他們都是理解成為公司內部的法定代表人,可以為了公司來單獨進行一些權利的形式,但實際上我們國家還包括有很多的特別法人,但是規定在我們國家民法總則當中的,包括有一些基層組織內部法人。
企業負責人與法人的區別有哪些
有限合伙企業法人股東責任是什么
原來設立的公司法人可以撤銷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前法院會通知交罰金嗎
2020-11-27如何注冊專利
2021-03-09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夫妻共同債務包括什么,婚前債務是自行承擔嗎
2021-01-14不同債權人申請執行同一被執行人如何處理
2020-12-12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房產證已過戶宅集地沒過戶拆遷時還用給原房主錢嗎
2021-03-10商鋪拆遷補償條例
2021-01-14尚未出生的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安置補償
2020-12-26征地拆遷,被拆遷人享有哪些權利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