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被騙當法人怎么處理?
被騙當法人的可以報警,也可以考慮協商解決或訴訟解決。
法人代表和法定代表人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
法人代表,也可稱為法人的授權代表,這個代表可以是甲、也可以是乙,他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于法人的授權,這個授權可以一事一授權,也可以是一攬子事項的授權。
法定代表人,必須是法人組織的負責人,能夠代表法人行使職權。《民法通則》規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可以由廠長、經理擔任,也可以由董事長、理事長擔任,這主要看法律或章程如何規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業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權利。法定代表人在企業內部負責組織和領導生產經營活動;對外代表企業,全權處理一切民事活動。
二、在我國替別人當公司法人有什么風險?
《民法通則》規定的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責任:
民事責任是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企業/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業/公司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
但由于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制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第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58.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后,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
典型的案例如: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產生的賠償責任
2、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查明企業法人有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所列的六種情形之一的,除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直接給予罰款的處罰。
給公司當法人代表的這件事情必須是法人代表自己認同,自己愿意的,可是,如何認定自己是在被騙的情況下才擔任公司的法人代表,在這方面取證的時候也是比較困難的。既然都不了解法人代表的法律含義,當初就不應該輕輕松松的答應別人當法人代表,不能等出了事情之后才想起要推脫法律責任。
公司法人職務侵占罪如何認定?
法人財產權指的是什么?
有限公司法人變更的詳細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了解除勞動合同就不能再要求公司賠償嗎
2020-11-30公司收購屬于專屬管轄嗎
2021-01-13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一審判決生效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1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房產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險公司變更事項必須經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嗎
2020-11-14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投保率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