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計主體,即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為對象,記錄和反映企業本身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明確這個前提,即明確了會計為誰(哪一主體)記賬和編制報表。會計主體不僅和其他會計主體(除本企業單位以外任何企業單位)相獨立,而且也獨立于其本身的業主之外。
2、持續經營,是指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亦即企業將按照既定的經營方針和預定的經營目標無限期地經營下去,而不會終止清算。在組織會計工作時,是以會計主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將不會面臨破產清算為前提。有了這個前提,企業會計主體所持有的資產將按預定目的在正常經營過程中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擔的債務將按預定日期償還。這個假設為各項費用分配方法的確定提供了依據,也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進一步建立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原則,如歷史成本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等。
3、會計分期,指人為地將持續不斷的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劃分為一個個首尾相接、間隔相等的期間,叫做會計期間。確定會計期間有利于分期確定費用、收入和利潤。分期確定各期初、期末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數額,據以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會計報表。會計分期規定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是適時總結生產經營活動或預算執行情況的前提條件之一。只有規定固定的會計期間才能把各期的工作成果進行比較。會計期間通常為一年,叫做會計年度。年內還可再細分為季度和月份。我國會計期間的起訖日期采用公歷日期。
4、貨幣計量,是指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也可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境外企業向國內有關部門編報會計報表,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會計的基本特征之一即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必須通過貨幣計量予以綜合反映。盡管計量標準有實物、勞動和貨幣三種,但財務會計只能用貨幣作為統一計量單位。貨幣計量前提中實際上還含有幣值不變的前提,即按國際會計慣例,當貨幣所代表價值波動不大,或者前后波動能夠相互抵消時,在會計核算中可以不考慮這種變化因素。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長沙統一標準解決醫療糾紛 醫院自己舉證無過錯
2020-12-17日結臨時工的法律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9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在債權債務轉讓中關于概括轉移有哪些情況
2020-11-11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交通事故責全責保險賠償需要保險公司的人在場嗎
2021-03-18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買房定金繳納多少錢,法律有什么規定
2021-01-27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