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律對未簽勞動合同工傷是怎么規定的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雙方未簽勞動合同,勞動者發生工傷,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工傷鑒定,根據鑒定的等級對照《工傷保險條例》要求賠償,依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主張未簽勞動合同第二個月起的雙倍工資,最多11個月。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參加,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并補繳應當繳納的工傷保險費、滯納金后,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
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運營一款游戲需要具備的資質有哪些
2021-03-11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沒有補償的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0-11-22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