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外執行是對被判處監禁刑罰的犯罪人,基于特殊原因而采取的一種暫時變更行刑方式,實施非監禁刑罰的措施。監外執行是刑罰進步的產物,體現了刑罰的人道與文明,在倡導人性化改造罪犯的今天,我們應當努力用好監外執行這種人性化手段,更好地服務于罪犯改造工作。但是,一種好的刑罰手段,其效用的發揮,不僅要有刑事法律對這種手段的認可,還受制于刑事法律對這一手段適用的具體要求,特別是當刑事法律對手段的要求出現立法矛盾時,又會限制與影響手段的作用。我國當前的監外執行主要是由《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訴法)、《監獄法》(以下簡稱監獄法)進行調適。由于刑訴法與監獄法在這一問題上規定的不統一,其中不僅存在刑訴法與監獄法的法條規定矛盾,也存在監獄法內部的法條規定矛盾。如何協調解決這些矛盾,避免法律沖突,特別是走出“優位”規則的誤區,理性對待刑訴法與監獄法關于監外執行效力的“高低”關系。值得我們深思。一、監外執行的立法矛盾
關于監外執行的立法矛盾,主要表現在監外執行的刑種對象問題上,也就是什么樣的罪犯可以適用監外執行。為了便于分析,筆者先把刑訴法與監獄法的相關規定條款進行列舉。刑訴法第214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監獄法第17條規定:“監獄應當對交付執行刑罰的罪犯進行身體檢查。經檢查,被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不收監。”監獄法第25條規定:“對于被判處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在監內服刑的罪犯,符合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監外執行條件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把這些法律條文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不難發現,在關于監外執行的對象問題上,從刑種上看,刑訴法規定的是有期徒刑和拘役兩種刑種,監獄法第17條規定的是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兩種刑種,監獄法第25條又規定依照刑訴法的有關規定(這一表述不夠確切,它的真正意思依新刑訴法的規定應被理解為是認可刑訴法所規定的有期徒刑罪犯可以作為監外執行)。造成監外執行對象法律規定矛盾的原因,首先涉及到刑訴法的修改問題。監獄法于1994年12月29日頒布生效,在制訂時,參照的是1979年制訂、1980年1月1日生效的舊刑訴法,舊刑訴法對監外執行對象刑種的限制性規定是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1996年,全國人大對舊刑訴法進行修改,修改后的新刑訴法于1997年1月1日生效。新刑訴法對監外執行對象的刑種限制性規定為有期徒刑和拘役。參照舊刑訴法制訂的監獄法與修改后的新刑訴法相對照,在監外執行問題上,明現的存在監外執行對象法律規定的不一致。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犯罪過了追訴時效期限怎么辦
2021-03-24侵害人身權益的財產損失賠償額的確定方法怎么規定的
2021-03-01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普通合伙人轉讓公司份額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31原告不拿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1-01-18離婚后能提出要贍養費嗎
2021-02-24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怎樣查詢企業交保險的信息
2020-11-13租的車出的單方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