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員在辦理仲裁案件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預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仲裁法》第37條規定:“仲裁員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職責的,應當重新選定或指定仲裁員”。由于我國實行的是機構仲裁,沒有臨時仲裁,所以仲裁員都是列入仲裁員名冊的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社會聲望的人,除因回避不能履行職責外,其他不能履行職責的原因主要是因病、事假確實不能出庭。仲裁員接受仲裁案件后,沒有正當理由,一般不得辭去自己的職務。
根據我國《仲裁法》,因回避而重新選定或指定仲裁員后,當事人可以請求已進行的仲裁程序重新進行。是否準許,由仲裁庭決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決定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根據規定,重新選定或者指定仲裁員后,仲裁程序可以重新進行。仲裁程序在兩種情況下重新進行:一是當事人提出請求后,仲裁庭作出同意仲裁程序重新進行的決定;二是仲裁庭自行決定。這樣規定既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愿,貫徹了當事人自愿的仲裁原則,又賦予仲裁庭決定權,保證仲裁庭順利進行仲裁。
仲裁程序的主要步驟
(一)申請和受理
仲裁的申請是指合同糾紛或財產權益糾紛的一方當事人根據仲裁協議,將所發生的爭議依法請求仲裁機構進行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申請有其自身特點和作用:
第一,仲裁申請是仲裁程序開始的準備,是仲裁機構行使仲裁權的前提;
第二,仲裁申請是當事人爭取采用仲裁解決糾紛的請示;
第三,仲裁申請是當事人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積極手段。
仲裁的受理指仲裁機構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后,認為符合法定條件,決定立案進行仲裁的制度。
仲裁案件受理的特點:
第一,受理是仲裁程序的開始。即:仲裁申請程序只有與仲裁受理程序相結合,仲裁程序方能開始;
第二,仲裁案件的受理標志著仲裁機構行使管轄權的開始,并排除法院審判權的行使;
第三,仲裁的受理程序包括仲裁機構對仲裁申請的審查處理和決定受理案件的相關活動。
(二)仲裁庭的組成
仲裁機構仲裁案件,不是仲裁委員會直接進行仲裁,而是通過一定的組織實現的。這個組織稱為仲裁庭。仲裁庭行使仲裁權基于當事人的授權。
根據《仲裁法》,仲裁庭組成有兩種形式:
1、合議仲裁庭。即: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當水人約定由三名仲裁員組庭時,應當各自選定或各自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名仲裁員;第三名仲裁員即首席仲裁員,由當事人共同選定或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2、獨任仲裁庭。即由—名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這時,當事人應當共同選定或共同委托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仲裁庭的組成充分體現了《仲裁法》關于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和保證爭議公正解決原則的統一。《仲裁法》第32條規定:“當事人沒有在仲裁規則規定的限期內約定仲裁庭的組成方式或選定仲裁員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為確保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實現,《仲裁法》在組庭問題上確立了仲裁員回避制度。這—制度也是仲裁庭對仲裁爭議事項公正解決的法律保證。
(三)開庭、裁決
開庭是指由仲裁庭主持,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參加下,對仲裁請求進行實體審理和裁斷的活動。它是仲裁活動的實質階段。其目的是查-清事實、分清是非、解決糾紛,使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得到解決。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仲裁一般應開庭進行,但對于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書面審理。
裁決指仲裁庭在實體上對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作出裁斷。它標志著案件的審結,是仲裁審理的最終程序,裁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
根據《仲裁法》規定,裁決文書的形成有三種情況:
第一,仲裁庭調解不成依法作出的裁決書;
第二,仲裁庭主持調解,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制作的調解書或根據協議的結果作出的裁決書;
第三,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了和解協議后,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的裁決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1-01-14公司延長工作時間月超過36小時如何補償
2021-01-10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人壽保單能轉讓嗎,人壽保險不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4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保險到期了可以推遲多久交
2021-03-20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