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于因果關系的認定,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重傷王某致其昏迷。乞丐目睹一切,在甲離開后取走王某財物。甲的行為與王某的財產損失有因果關系
B、乙糾集他人持兇器砍殺李某,將李某逼至江邊,李某無奈跳江被淹死。乙的行為與李某的死亡無因果關系
C、丙酒后開車被查。交警指揮丙停車不當,致石某的車撞上丙車,石某身亡。丙的行為與石某死亡無因果關系
D、丁敲詐勒索陳某。陳某給丁匯款時,誤將3萬元匯到另一詐騙犯賬戶中。丁的行為與陳某的財產損失無因果關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選項C正確。對于因果關系的中斷,要注意介入因素的作用,如果介入因素是異常的,獨立、直接地導致了危害結果的發生,那么當然發生因果關系的中斷。如果介入因素雖然沒有獨立導致危害結果發生,但它是危害結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此時因果關系仍然中斷。同理,如果介入因素對危害結果的發生也起了一定作用,但作用較小,前行為與結果的因果關系就不中斷。選項A中,甲的傷害行為與王某的財產損失之間介入了第三人乞丐的獨立行為,這一介入行為并不是故意傷害行為通常會導致的行為,即介入因素很異常。因此,甲的行為與王某的財產損失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選項C中,丙停車這一介入因素對危害結果的發生雖然也起了一定作用,但是作用較小,不阻斷因果關系。因為丙停車主要是因為交警指揮不當,所以丙的行為與石某死亡無因果關系。
選項B錯誤。在被害人行為作為介入因素的情況下,如果犯罪人實施的行為導致被害人不得不或者幾乎必然實施介入行為的,或者被害人實施的介入因素具有通常性的,即使該介入行為具有高度危險,也不隔斷犯罪人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選項B中,若李某不跳江,結果是遭受砍殺,而跳江是避免遭受砍殺。也就是說該行為是受害人在緊迫情形下不得不采取的行為,可以說是別無選擇的。因此,乙的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選項D錯誤。陳某給丁匯款是因為丁的敲詐勒索,“誤將3萬元匯到另一詐騙犯賬戶”是存在事實認識錯誤,而因果關系是客觀上的聯系,不影響因果關系的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法院可以口頭裁定駁回嗎
2021-03-10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休產假期間社保斷一個月如何處理
2021-03-20法院可以凍結失業人員經濟補償金嗎
2021-02-25人壽保險離婚能不能分割
2021-03-25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比例再保險經營方面的條款有什么
2021-03-07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