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稅發[2010]75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及議定書條文解釋》的通知(以下簡稱《中新稅收協定議定書條文解釋》)為依據,我國對外締結稅收協定條款第十三條五明確:對濫用企業組織形式,不是出于真正商業意圖,而是以逃避稅款或獲取優惠的稅收待遇為目的,間接轉讓中國公司股份的情況,中國有權根據本協定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啟動反避稅調查程序,以防止我國稅收權益的流失。當然協定規定間接轉讓中國公司股份要求達到25%以上為條件。
二.國內法相關法律依據
1.《企業所得稅法》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三條第三款該款規定明確: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四十七條企業實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而減少其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上述兩個條款是《企業所得稅法》所有配套法規的基礎。
2.《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七條所稱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是指以減少、免除或者推遲繳納稅款為主要目的。
3.《特別納稅調整調整實施辦法(暫行)》規定
第九十二條稅務機關可依據所得稅法第四十七條及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對存在以下避稅安排的企業,啟動一般反避稅調查:
(一)濫用稅收優惠
(二)濫用稅收協定;
(三)濫用公司組織形式;
(四)利用避稅港避稅;
(五)其他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
對于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立法起草小組在《實施條例釋義及適用指南》中明確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應該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是必須存在一個安排,是指人為規劃的一個或一系列行動或者交易;二是企業必須從該安排中獲取“稅收利益”,即減少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三是企業將獲取稅收利益作為其從事某種安排的唯一或主要目的。只有滿足了以上三個條件,才可判斷其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的安排且已經構成了避稅事實。
第九十三條稅務機關應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審核企業是否存在避稅安排,并綜合考慮安排的以下內容:
(一)安排的形式和實質;
(二)安排訂立的時間和執行期間;
(三)安排實現的方式;
(四)安排各個步驟或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
(五)安排涉及各方財務狀況的變化;
(六)安排的稅收結果。
第九十三條可以理解為對交易是否存在違背“合理商業目的”的避稅安排進行測試的考慮因素,是反避稅業務的指引。
4.國稅函[2009]698號規定
國稅函[2009]698號六、境外投資方(實際控制方)通過濫用組織形式等安排間接轉讓中國居民企業股權,且不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規避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的,主管稅務機關層報稅務總局審核后可以按照經濟實質對該股權轉讓交易重新定性,否定被用作稅收安排的境外控股公司的存在。
該條款實際上奠定了非居民通過濫用組織形式安排,并且不具有合理的商業目的的運用基礎。698號文的貫徹實施必須在濫用組織形式和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這兩個要件上同時具備。
5.國家稅務總局令2014年第32號《一般反避稅管理辦法(試行)》
總局令2014年第32號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稅務機關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第四十七條、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條的規定,對企業實施的不具有合理商業目的而獲取稅收利益的避稅安排,實施的特別納稅調整。
第四條避稅安排具有以下特征:
(一)以獲取稅收利益為唯一目的或者主要目的;
(二)以形式符合稅法規定、但與其經濟實質不符的方式獲取稅收利益。
總局令2014年第32號《一般反避稅管理辦法(試行)》實際上是以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為依據,與國稅發[2009]2號文相互銜接,更進一步將一般反避稅范圍進行明確指向和調查程序等方面規范的一個專門性文件。
此外,其他相關法規中關于“不合理商業目的”的概念使用也很多,如財稅[2009]59號、國稅函[2009]601號、稅總函[2014]38號、總辦發〔2014〕146號文等。
因此,非居民間接股權轉讓的稅收法律依據是體系化的,我國已經全面建立了一般反避稅管理的法律體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代理人身損害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13借貸軟件侵犯個人隱私如何解決
2021-02-28監事會主席能連任嗎
2021-02-03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根據侵權責任法能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1-01-26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小區衛生差可以拒交物業費嗎
2020-12-29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