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股權轉讓合同的違約之訴,因主要針對的是合同法律關系,所以,應當以股權轉讓合同的簽訂人,即股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作為原告或被告;另外,在涉及辦理股權工商變更登記等事項方面還涉及利害關系人公司,所以,還可以將公司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2、對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和撤銷之訴,主要是因為公司其他股東認為股權轉讓合同違法、違反《公司章程》并且損害其股東利益(如優先購買權等)而提起的訴訟,此類訴訟的原告應當是認為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公司其他股東,被告應當是股權的轉讓人和受讓人。若股權轉讓合同的受讓人認為股權轉讓方存在違法、違規或欺詐等情形,也可以直接以自己為原告、以轉讓方為被告,提起請求確認股權轉讓合同無效或撤銷股權轉讓合同的訴訟。對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和撤銷之訴,我們認為,公司不宜作為訴訟當事人參加訴訟,因為公司不是股權轉讓合同的一方當事人,而且實際受公司某一股東(一般是控股股東)所控制,如果允許公司作為當事人(尤其是原告)提起股權轉讓合同的無效和撤銷之訴,很容易造成一方股東或公司管理人員假借公司之名濫用訴權。
3、股權轉讓合同生效后,若公司或公司其他股東不給提供股權工商變更登記的手續而產生的糾紛,股權轉讓合同的受讓人可以單方作為原告或與轉讓方一起作為共同原告提起侵權之訴,被告方應為有義務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公司或提供協助義務的公司其他股東(若公司其他股東存在不行使優先購買權、也不參加作出股權轉讓的股東會決議等情形)。在股權轉讓合同的受讓人單方作為原告且以公司為被告提起訴訟時,如果涉及工商變更登記外股權轉讓事宜的,還可以將股權轉讓人列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二)因假冒公司股東簽名非法轉受讓公司股權而引發的訴訟當事人確定問題。
假冒公司股東簽名非法轉受讓公司股權,往往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公司負責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直接將公司或企業的股權轉移到自己個人名下或者自己指定的人員(包括虛構的人員)名下的行為”。主要存在兩種訴訟方式:第一種方式,主張確認股權轉讓合同無效的方式。第二種方式,主張確認針對股權轉讓所作出的股東會決議無效的方式。
(三)因公司增資擴股而引發糾紛的訴訟當事人確認問題。
公司增資擴股往往會導致部分股東的持股比例減少,股權被稀釋或公司控制權發生轉移的結果,而且此種情況下,往往是控制公司的股東以自己名義或公司名義與公司部分股東或第三人簽署出資或投資協議;而且在一般情況下,按照公司章程內容規定,公司進行增資擴股還必須召開股東會以股東會決議形式進行通過。所以,公司增資擴股可能會引發兩種訴訟:一種是對增資擴股持異議股東作為原告所提起的訴訟,我們認為,就此種訴訟而言,被告方應當是公司和在關于增資擴股的股東會決議上簽字的公司其他股東,還包括公司增資擴股協議的簽訂人(其中一方簽訂人可能是公司)。另一種訴訟是圍繞增資擴股協議的履行而發生的訴訟,此種訴訟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增資擴股協議的簽訂人,若公司不是增資擴股協議的簽訂人,還可追加公司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四)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公司股權進行了錯誤登記或對應當進行工商變更登記而不予登記或擅自將公司股東權益進行變更登記而引發訴訟的當事人確定問題。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與前三類訴訟性質所不同的是,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公司股權進行了錯誤登記或應當進行工商變更登記而不予登記或擅自將公司股東權益進行變更登記而引發的訴訟不應當直接屬于因公司股權轉讓而引發訴訟糾紛的范疇,該類訴訟應當屬于行政訴訟的范疇,其被告方當事人一定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而原告方則可能是權益受到侵害的公司股東或公司,該類訴訟所產生的訴訟結果只能是:
1、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撤銷對公司股權所進行的錯誤登記;
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判決期限內履行法定的工商登記職責;
3、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擅自變更的股權登記恢復到初始登記狀態;
4、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程序合法有效,維持現有的工商登記狀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婦臨產醫院勸回,醫院有責任嗎
2020-12-31征地拆遷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1-14故意打人造成被打人住院什么罪
2020-11-29侵占他人車位犯法嗎
2021-03-21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破產人無財產可供分配了該怎么辦
2020-12-16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如何處理
2020-11-27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