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可否繼承哥哥房產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案由:
李*國(化名)于2006年12月4日病故,去世前立下遺囑:“我名下的一切財產包括房屋產權分割權、母親房產遺產繼承權、養老金賬戶存款,在我過世后,由妹妹和兄弟繼承,他人不得有任何干涉。”遺囑中涉及的房屋系售后公房,由姐姐出資購買并登記為產權人,工齡人為李*國。后因遺囑繼承產生糾紛,遺囑繼承人妹妹和弟弟將姐姐告上法庭,要求依遺囑繼承哥哥的遺產。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被繼承人李*國是否系爭房屋的共有人。
一種觀點認為:系爭房屋是按“94”方案購買的,作為購房時原同住人李*國及其母親有權主張產權共有并經相關部門確認后可成為房屋產權共有人。由于李*國和母親生前未就房屋產權向相關部門提出主張,因此無法確認他們為房屋產權人,故李*國之繼承人不能對此主張權利,遺囑中所涉該部分內容,依法無效。
律師觀點
律霸網小編認為:首先,被繼承人李*國是系爭房屋的共有產權人。1996年10月31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處理公有住房出售后糾紛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按“94”方案購買的房屋,“購房時的購房人、工齡人、職級人、原公房的同住人及具有購房資格的出資人主張房屋產權的,可確認房屋產權共有。”
其次,司法機關是否確權不是認定共有產權的前提條件。房屋所有權依附于不動產,只要不動產沒有滅失,權利人的房屋所有權就不會消滅。從本案看,不是當事人自己的行為導致權利登記的缺失,而是“94”方案缺陷本身使得李*國的房屋共有權權利登記受到限制,讓當事人承擔管理機關的過錯有失公允。
既然李*國生前沒有放棄房屋共有權,那么,這個權利當然可以由其繼承人依法繼承,以未經司法機關確權為由否認當事人的系爭房屋共有權,實際上是對物權的片面理解。
再次,認定權利人生前是否提出主張應當符合其認知能力。被繼承人李*國病情加重后,曾經向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居委會主張系爭房屋的產權共有,也與其生前好友、病友談及房屋產權糾紛。2006年11月20日,他又出具書面委托書,委托弟弟、妹妹代理維權,弟弟、妹妹接受委托后到管轄地法院進行了立案咨詢。上述事實已經充分說明李*國生前主張過房屋產權。如果超越行為人的認知能力而將向司法機關提出主張作為唯一的權利認定依據,無疑會增加社會公眾的不安全感。同時,人為的將當事人生前和身后作為是否保護權利的界限,實際上就是將權利人的死亡當作房屋共有權消滅的界限,這既沒有法律依據,也與物權可以繼受取得的原則相悖。
所以,繼承人要求繼承被繼承人系爭房屋財產的主張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案由:李*國(化名)于2006年12月4日病故,去世前立下遺囑:“我名下的一切財產包括房屋產權分割權、母親房產遺產繼承權、養老金賬戶存款,在我過世后,由妹妹和兄弟繼承,他人不得有任何干涉。”遺囑中涉及的房屋系售后公房,由姐姐出資購買并登記為產權人,工齡人為李*國。后因遺囑繼承產生糾紛,遺囑繼承人妹妹和弟弟將姐姐告上法庭,要求依遺囑繼承哥哥的遺產。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被繼承人李*國是否系爭房屋的共有人。
一種觀點認為:系爭房屋是按“94”方案購買的,作為購房時原同住人李*國及其母
親有權主張產權共有并經相關部門確認后可成為房屋產權共有人。由于李*國和母親生前未就房屋產權向相關部門提出主張,因此無法確認他們為房屋產權人,故李*國之繼承人不能對此主張權利,遺囑中所涉該部分內容,依法無效。
律師觀點
律霸網小編認為:首先,被繼承人李*國是系爭房屋的共有產權人。1996年10月31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處理公有住房出售后糾紛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按“94”方案購買的房屋,“購房時的購房人、工齡人、職級人、原公房的同住人及具有購房資格的出資人主張房屋產權的,可確認房屋產權共有。”
其次,司法機關是否確權不是認定共有產權的前提條件。房屋所有權依附于不動產,只要不動產沒有滅失,權利人的房屋所有權就不會消滅。從本案看,不是當事人自己的行為導致權利登記的缺失,而是“94”方案缺陷本身使得李*國的房屋共有權權利登記受到限制,讓當事人承擔管理機關的過錯有失公允。
既然李*國生前沒有放棄房屋共有權,那么,這個權利當然可以由其繼承人依法繼承,以未經司法機關確權為由否認當事人的系爭房屋共有權,實際上是對物權的片面理解。
再次,認定權利人生前是否提出主張應當符合其認知能力。被繼承人李*國病情加重后,曾經向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居委會主張系爭房屋的產權共有,也與其生前好友、病友談及房屋產權糾紛。2006年11月20日,他又出具書面委托書,委托弟弟、妹妹代理維權,弟弟、妹妹接受委托后到管轄地法院進行了立案咨詢。上述事實已經充分說明李*國生前主張過房屋產權。如果超越行為人的認知能力而將向司法機關提出主張作為唯一的權利認定依據,無疑會增加社會公眾的不安全感。同時,人為的將當事人生前和身后作為是否保護權利的界限,實際上就是將權利人的死亡當作房屋共有權消滅的界限,這既沒有法律依據,也與物權可以繼受取得的原則相悖。
所以,繼承人要求繼承被繼承人系爭房屋財產的主張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罪與其他聚眾擾亂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1-24二十年前買的宅基地合法嗎
2021-03-25孕期女職工保護法律規定
2021-01-02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解約定金必須注明嗎
2021-01-31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用人單位提前辦理離職手續是違法解雇嗎
2020-12-31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