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民法總則》
第一百二十三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二、民法總則首次明確規定知識產權保護客體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以2782票贊成的高票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值得關注的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要求,民法總則在民事權利一章明確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對知識產權客體作了概括性規定,以統領各知識產權單行法律。
知識產權作為民事權利的一種,是指權利人依法就知識產權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為了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促進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民法總則在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對作品、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商標、地理標志、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對比民法通則,民法總則中的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均為新增內容。
“現代技術使得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簡單易行、成本低廉。這種‘專有的’立法表述對于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意義重大,彰顯了國家對知識產權的充分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強決心。”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丁榮余表示,由于網絡的快速發展,使侵權行為地和侵權人所在地均難以確定。大量的網絡行為都是跨地域、跨國界的,而互聯網上國際知識產權糾紛的管轄權未有定論,這都導致知識產權監管、舉證、制裁難度很大。
有關專家表示,民法總則中對知識產權等民事權利的規定,凸顯了對民事權利的尊重,加強了對民事權利的保護,為民法典各分編和民商事特別法律具體規定民事權利提供了依據。
以民法總則作為領導性的法規。民法總則第123條當中就規定我國的民事主體都享有知識產權的相關權利,可以申請的知識產權的專利包括商業秘密,作品發明,植物新品種等,就比如說專利權如果被侵犯的話,實際上人民法院在審理專利權侵犯的時候,除了要遵循民法總則以外,我國制定的也有關于專利權的相關法規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未交付定金合同成立嗎
2021-01-07醫療事故責任的種類有哪些
2020-12-25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購入固定資產是否交納印花稅
2020-11-08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離婚協議書反悔如何處理
2021-02-28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單位辭退多久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4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旅游買保險有何用?
2021-01-27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