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著作權
第一節著作權人及其權利
第九條著作權人包括:
?。ㄒ唬┳髡撸?/p>
?。ǘ┢渌勒毡痉ㄏ碛兄鳈嗟墓?、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釋義:本條是關于著作權主體的規定。
著作權人和作者是兩個概念,也就是說,除作者以外,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也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主體。著作權人包括自然人作者和法定作者??陀^上,自然人是唯一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事實作者,因此法律規定自然人為作者,是對客觀事實的尊重與肯定。同時,為了滿足某些利益需求,法律也將自然人以外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等民事主體視為作者,也就是說通過法律規定,自然人以外的其他主體可以成為著作權人,即“法定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未成年的作者也可以成為著作權人,但是其權利的行使,則要符合民事行為的合法條件,通常要由作者的父母、監護人、收養人或其他代理人來完成。另外,根據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國家也可以成為著作權人。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ㄒ唬┌l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ㄈ┬薷臋?,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ㄋ模┍Wo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ㄎ澹椭茩?,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l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的權利,計算機軟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
?。ň牛┍硌輽?,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ㄊ┬畔⒕W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ㄊ模└木帣?,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ㄊ﹨R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并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并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釋義:本條是關于著作權內容的規定,是著作權制度的核心部分。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著作人身權是作者基于作品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為內容的權利,具有以下特點:(1)法人和非法人團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視為作者,因而法人和非法人團體也可以享有著作人身權;(2)著作人身權具有一身專屬性。通常不得轉讓、繼承和放棄;(3)著作人身權不以創作者生命的完結而消失,在理論上其期限不受限制。著作財產權是著作權人基于對作品的利用帶來的財產收益權。其特征為:(1)著作財產權可以許可他人使用也可以轉讓;(2)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我國對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后50年。作品超過保護期,他人就可以不經作者及其繼承人同意,不支付報酬使用。一部作品在國內受保護,到國外不一定受保護,除加入國際公約或締結雙邊協定的國家外,該作品包含的財產權雖然存在,但法律對其保護受到地域的限制。
原著作權法僅在第十條中規定了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四項人身權,而對財產權只是籠統地規定了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實際上是簡單列舉了使用作品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作品的幾種方式,不僅權利人對自己的權利不清楚,也給行政和司法機關在處理著作權案件時帶來困難。著作權中的財產權是著作權人的重要民事權利,法律對此需要做出具體規定?!恫疇柲峁s》是一個條款規定一項權利,其他公約如《WCT》、《WPPT》等也是逐條規定權利。借鑒國際上的通常做法,在修改后的著作權法第十條中將每項權利單獨列為一款,分別列出16種權利,并對各項權利的內容作了界定,前4種為人身權,后12種為財產權,并將著作權法原第十條規定的作者的財產權利———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新著作權法第十條中具體分解為以下十二項權利: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其中出租權、放映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是新增加的;表演權與廣播權擴大了內容:表演權包括了現場表演與機械表演,廣播權包括了廣播、轉播和向大眾傳播的權利。為避免遺漏,又在第十七款列出“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這樣規定,使權利人比較清楚地了解都有哪些權利,便于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權利;給行政機關行使管理和司法機關進行審判提供較為清晰的法律依據;通過對這些權利的解釋,確定了各項權利的準確內涵,對于在新情況下需要增加的權利或者需要明確的權利作出了補充規定??梢?,在權利的內容和保護上,比修改前的著作權法是一大進步。
下文將對各項權利逐一解釋:
1、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于眾的權利。根據2002年10月12日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46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 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項規定的”公之于眾“,是指著作權人自行或者經著作權人許可將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開,但不以公眾知曉為構成條件?!卑l表權只能行使一次。
2、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也稱姓名表示權。通??捎谜鎸嵭彰?,也可以用筆名、別名,或隱去姓名不署。不署姓名是署名權的行使方式之一。
3、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在有些情況下,由于社會利益的實際需要,修改權也可以由他人行使。此外,文學作品的使用人為出版發行而作的必要的純技術性的編輯加工,則不屬于著作權法所說的修改。
4、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其中既包括作品的完整性,也包括標題的完整性。
5、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屬于以同樣形式制作成品的權利,也即學理上的狹義復制權。
6、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發行,指為滿足公眾的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制件?!卑l行與復制通常是聯在一起的,復制的目的是發行,發行是復制的必然結果,故人們把復制與發行統稱為出版。沒有作者的授權,出版社不能出版發行作者的作品,制片人不能制作發行拷貝,郵票公司不能印有作者作品的郵票。就圖書而言,作者有權決定其作品以何種版本在某一地區發行,禁止在另一地區發行。
7、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的權利,計算機軟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除外。出租的對象是特定的,指的是載有作品的物。租賃經營者除經審批者獲得租賃經營權,租賃物所有權,還要經著作權人授權才可出租。按照本項規定,享有出租權的是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方法創作的作品和計算機軟件,對別的作品如圖書并未賦予著作權人出租權。
8、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該權利賦予原件物權所有人享有,如果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內容涉及第三人的肖像,著作權人行使展覽權還要受到肖像權人權利上的限制。如果涉及第三人隱私,還要注意不得侵犯他人隱私權。
9、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的規定:“表演,指演奏樂曲、上演劇本、朗誦詩詞等直接或者借助技術設備以聲音、表情、動作公開再現 作品。”表演既包括現場表演,也包括機械表演。所謂現場表演是指演出者運用演技向現場觀眾表現作品的行為;所謂機械表演則是指以物質載體的形式,如唱片、影片或激光唱片、激光視盤等向公眾傳播被記錄下來的表演的方式。
10、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11、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不同于廣播電視組織的權利。廣播電臺、電視臺在向外傳送到節目中,只要使用了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無論傳送這些節目信號的廣播電臺、電視臺是否為此營利,均應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并應支付報酬。廣播權包括了廣播、轉播和向大眾傳播的權利。
12、信息網絡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本條是原則性規定,具體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13、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的規定:“攝制電影、電視、錄像作品,指以拍攝電影或者類似的方式首次將作品固定在一定的載體上。將表演或者景物機械地錄制下來,不視為攝制電影、電視、錄像作品?!?/p>
14、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改編乃是對作品內容和結構的改變。
15、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翻譯與改編不同,乃是對作品文字的改動。
16、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一章第五條的規定:“編輯,指根據特定要求選擇若干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斷匯集編排成為一部作品?!睏l例中所稱“編輯”實際上指的就是“匯編”。改編權,翻譯權及匯編權都屬于“演繹權”。
17、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本條所指權利應當包括注釋權,整理權,制作錄音制品權,按設計圖建造作品權等。這些權利雖未列舉,但在一些條款中已有所規定和涉及。
比舊著作權法進步的還有,本條明確規定了著作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或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并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王鴻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2009-06-27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87-04-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
2015-05-12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降低流通費用提高流通效率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01-11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