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條許可使用合同和轉讓合同中著作權人未明確許可、轉讓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另一方當事人不得行使。
釋義:本條是許可使用合同和轉讓合同的普通條款之一。
合同的普通條款亦稱一般條款,是合同主要條款之外的條款,只要約定了主要條款,一經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合同即可成立。普通條款的有無對合同成立及其效力不發生影響。合同的普通條款有兩類。一類是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要在合同中必須履行的內容,無須合同特別約定也要履行。另一類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合同成立后約定的其他條款。本條的規定即屬于前一類普通條款。普通條款雖對合同的成立及其效力不發生影響,但對維護交易的安全,減少合同糾紛等也具有重要作用。
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和轉讓合同的主要條款中明確規定了許可、轉讓的權利種類,被許可人、受讓人不得超出合同約定的權利范圍。著作權人授予何種使用權,使用作品的人取得何種使用權。合同中著作權人未明確授予的權利,使用他人作品的人不得行使。如果行使了合同中著作權人未明確授予的權利,就是侵犯了著作權人的使用權,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同理,著作權人轉讓何種權利,受讓人就取得何種權利。對于著作權轉讓合同中未明確轉讓的權利,受讓人不得行使,如果行使了權利轉讓合同中未明確轉讓的權利,就侵犯了著作權人的著作權,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使用作品的付酬標準可以由當事人約定,也可以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支付報酬。當事人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支付報酬。
釋義:本條是關于使用作品的付酬標準的規定。
根據本條的規定,付酬標準由當事人選擇,可以由合同的當事人在合同中自行約定確定,也可以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支付報酬。
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標準有兩種情況:1、當事人就在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的幅度內約定具體的付酬標準;2、當事人還可以根據作品的質量、反映效果、使用的次數、作品公之于眾的時間長短、作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因素自行約定付酬標準,這一付酬標準既可以高于或低于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
若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付酬標準,或者當事人雖有約定,但約定的不明確,實際無法履行,本條規定,應當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支付報酬。目前,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是國家版權局,有關部門指的是和使用著作權有比較密切關系的一些部門,如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等。屬于本法規定的在法定許可的范圍內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也應當以國家版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支付報酬。
第二十八條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等依照本法有關規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
釋義: 本條是關于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履行的義務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使用他人作品”,主要指的是通過簽訂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或者著作權轉讓合同取得的使用權,也可包括“合理使用”或者“法定許可”取得的使用權。 但是,著作權人許可使用或轉讓的權利僅僅是著作權中的一項或者幾項權利,除此之外,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仍然屬于著作權人。因此本條規定,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等鄰接權人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人身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否則應當負法律責任。本條規定亦屬于前述合同的普通條款的第一類情況,即有關法律、法規明確要在合同中必須履行的內容,無須合同特別約定也要履行。
第四章出版、表演、錄音錄像、播放
本章是關于著作鄰接權的規定。所謂著作鄰接權,就是作品使用者和傳播者的權利,又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我國不僅把藝術表演者、錄音錄像制品制作者和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列為著作鄰接權,此外,我國還與眾不同地把圖書、報刊出版者的權利也置于著作鄰接權的范圍內。由此可見,對著作權的完整保護不僅體現在對作者權利的保護上,而且還應當對著作鄰接權人的權利進行有力的保護。
第一節圖書、報刊的出版
第二十九條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并支付報酬。
釋義:本條是對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時應承擔的義務的規定。
出版圖書一般是指用排版方式將作品制成圖書并向公眾出售的行為。圖書出版者在我國指經國家出版行政管理機關審批登記,規定了出書范圍,發給了統一編號的圖書出版單位。根據現行法律法規,自然人不具備圖書出版者的資格,因此,圖書出版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只能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登記享有出版經營權的正式出版單位(包括出版社和報刊社)。
依照本條,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作者的作品交由出版社出版,聯系雙方關系的法律形式是出版合同。出版合同實際上是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出版合同既是著作權人授權出版者復制發行其作品的許可證書,又是保護出版者的利益、排除第三人非法侵害的法律保證。著作權人(自然人作者或不具備出版經營資格的法人作者及其他著作權繼受主體)如果希望以出版的方式行使本法第十條規定的復制權和發行權,只能通過同圖書出版者訂立圖書出版合同,著作權人向圖書出版者讓與復制和發行的權利,而獲得金錢補償,圖書出版者承諾由其承擔一定的風險,按商定和法定條件進行復制和發行的工作。非經著作權人的同意或授權,出版者無權擅自出版作者的作品。出版者要獲得這種同意或授權,必須通過出版合同予以確認。
圖書出版者還應當支付報酬給著作權人。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是出版圖書時的原則,例外也是有的。如作者自費出版時,依照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不適用本條。
第三十條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
釋義:本條是關于專有出版權的規定。
專有出版權是指圖書出版者經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授權或許可,通過出版合同約定取得的,在一定期間內獨占的、排他的、以某種版本形式出版其作品的權利,是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享有的權利,具有排他性,其本質特征是禁止權。同1990年著作權法第三十條相比,此次修改將原著作權法賦予圖書出版者在合同約定期間享有的法定專有出版權改為“依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 同時刪去了“合同約定圖書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十年,合同期滿可以續訂”的規定。1990年著作權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約定期間內享有專有出版權”排除了著作權人的意思自治,即無論著作權人是否同意,圖書出版者對其交付出版的作品都享有當然的專有出版權。此次著作權法修改,充分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不再強制規定圖書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是否授予專有出版權由出版者和著作權人通過合同進行約定,同時不再硬性規定圖書出版合同的期限,由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 這一變化要求出版者在尊重著作權人意愿的基礎上加強自身權利的保護。本條實際效用在于保護圖書出版者的專有出版權并授予圖書出版者以訴權。根據許可使用的一般原理,被許可者通常情況下對第三人的侵權行為無權提起訴訟。而本條規定了“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若他人出版該作品,圖書出版者就可以自己的名義,而非著作權人的名義提起訴訟或要求進行行政處理。
專有出版權內容包括:1、著作權人在出版合同約定的專有出版權期限內,在合同約定的地區內,不能再行使出版權,即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五)、(六)項規定的復制和發行的權利。只在合同期滿或者出版社嚴重違反合同義務時,出版權才重新回歸著作權人;2、。出版社在享有專有出版權期間,只能自己出版,不得許可他人出版;3、其他人不得以印刷方式復制發行該作品,侵犯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出版社的利益。專有出版權的期限由出版合同約定。我國著作權法關于專有出版權期限的起算沒有規定,這意味著可以由合同自行約定。
賦予圖書出版者對所出版發行的作品以專有出版權,是本法的一大特色。與藝術表演人、錄音制品制作人和廣播電視組織對作品的演繹創作不同,編輯、復制、發行他人作品的行為,對原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不具有任何新的創作成分。眾所周知,享有鄰接權的本質原因,是從事了演繹創作,從而使原作品獲得了新的表現形式。但是,作為出版者,沒有創作結果,對作品形式的完成沒有作出貢獻,卻被置于同演繹創作者同等的法律地位。我國著作權法這一特色,大有討論的余地。
王鴻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2013修正)
2013-08-31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8-03-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廣東省、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所屬經濟特區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的決議
1981-11-26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1997-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浙江舟山群島新區建設部省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2013-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