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附則
第五十六條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
釋義:本條是關于著作權與版權的關系的規定。
關于著作權的稱謂,如前所述,目前各國尚不一致。有的國家稱版權,有的國家稱著作權。而“著作權”和“版權”這兩個法律術語在我國均可以使用,如有的出版商在書中標明“有著作權,翻印必究”,有的則聲明“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本條明確規定,本法所稱的著作權即版權。其主要理由是:第一,無論稱著作權還是稱版權,從實質看,兩者的含義是一致的;第二,在國際法領域,著作權一詞和版權一詞是通用的,可以互換;第三,從我國的使用上看,著作權一詞和版權一詞也是通用的,其含義一致。這一規定,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在法律文件中結束了有關著作權和版權異同的爭論,而且,在對外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過程中,將起到避免爭論、減少糾紛的積極作用,因此,也具有實踐意義。
第五十七條本法第二條所稱的出版,指作品的復制、發行。
釋義:本條是關于第二條所稱出版之含義的規定,乃是新增加的規定。
出版是指以印刷、錄制等方法將文字、講話、圖畫、樂譜、照片、地圖等作品予以復制、發行。根據本條規定,本法第二條所稱的出版,指作品的復制、發行。
復制是指以任何方式制作作品的一件或者多件的行為。我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可見,復制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復制者對復制品一般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并不研究在原作上增添內容或者刪除內容以及作其他實質性的改動,而只是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再現原作品。發行是指通過適當的渠道,如出售、出租,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制件。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權利。發行權與復制權密切相關,雖然發行權與復制權是兩項獨立的權利,但是兩種權利常常是結合在一起行使。在實際生活中,只復制而不發行會使出版失去意義,作者以及有關的權利人一般也都是將作品的復制權和發行權一起轉讓,因此,出版權自然包含了發行的內容。
由于本法第四章中規定了圖書、報刊的出版,該出版是指作者通過訂立出版合同或者采取投稿的方式授權圖書、報刊出版者出版或者刊登作品,同國際公約規定的“出版”的含義不一致,外延比較窄,沒有包括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其他作品載體的出版,為避免誤解,此次修改明確規定本法第二條所稱的出版即指作品的復制、發行,以與本法第四章中規定的“出版”的概念相區別。
第五十八條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釋義:本條是關于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辦法另行規定的規定。
計算機軟件是指計算機運行所需的各種程序及其相關資料(包括各種使用手冊、維護手冊及程序說明書等文檔)的總稱。國際上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才開始提出對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問題。信息網絡傳播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二)項規定,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作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都有權通過網絡向公眾提供作品。原著作權法對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未作規定。本次修改增加規定網絡傳播權,是同計算機網絡的迅猛發展的大背景分不開的。因為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網絡侵權行為也層出不窮,如未經作者許可并支付報酬,在網上擅自使用他人作品,或者不注明作者的姓名、作品的名稱和出處等,由此引發的法律糾紛日漸增多。為了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更好地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增加規定網絡傳播權是必要的。
根據本法第三條的規定,計算機軟件作為作品形式之一,受著作權法保護。但是,計算機軟件和著作權法保護的其他作品相比,有自己的特點。譬如計算機軟件的保護期比一般作品的保護期要短一些。此外,網絡傳播與一般的媒體傳播也有很大的區別,網絡環境下的著作權保護問題是一個新課題,國際上都還處于探索階段。對信息網絡傳播權是否要有限制,對哪些方面給予限制以及限制到什么程度這些復雜的問題,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因此,計算機軟件、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保護辦法,依照本條,授權國務院根據計算機軟件的性質及網絡傳播的特點另行規定。
1990年著作權法通過后,國務院根據著作權法的原則,于1991年6月4日發布了《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1996年2月,國務院還發布了《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并于1997年進行了修改。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信息產業部于2000年11月7日聯合發布了《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等。在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公布后,這些規定中的相關內容都要根據修改決定作相應的修改。
第五十九條本法規定的著作權人和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過本法規定的保護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護。
本法施行前發生的侵權或者違約行為,依照侵權或者違約行為發生時的有關規定和政策處理。
釋義:本條是關于本法溯及力的規定。
溯及力指新頒布的法律對已經存在的事實和已經發生的事項是否有效,如果有效,稱具有溯及力,如果無效,稱沒有溯及力。
根據本條第一款規定,對權利保護期本法具有溯及力,即依照本法規定享有權利的人,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過本法規定的保護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護。如果過去對某種權利的保護期沒有規定,那么依照本法規定的權利保護期,在本法施行之日已經屆滿的,就不能得到本法保護,沒有屆滿的,可以得到本法保護。如果過去對某種權利的保護期已有規定,那么,在本法施行之日,即使已經超過過去規定的保護期,只要沒有超過本法規定的保護期,仍然受到本法保護。
根據本條第二款規定,對本法施行前發生的侵權或者違約行為本法沒有溯及力,即處理本法施行前發生的侵權或者違約行為,應當依照侵權或違約行為發生時的有關規定和政策,不能適用本法的規定。
第六十條本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釋義:本條是關于本法生效時間的規定。
經修改后的著作權法的生效時間,內容未作改動的條文,生效時間仍然為1991年6月1日,而經修改的條文,包括增加的條文,生效時間應為決定公布之日起即2001年10月27日。
王鴻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商標代理管理辦法(2010修正)
2010-07-12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議
1982-12-10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救援銜標志式樣和佩帶辦法
2018-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2004-09-19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關于開展依托電子政務平臺加強縣級政府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3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2檢察官職業道德準則(試行)
2009-09-03草原防火條例
2008-11-29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08修訂)
2008-09-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關于開展清理化解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07-12-19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07-12-14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關于征求現行行政法規清理建議的公告
2007-05-14國務院關于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07-02-27國務院關于女工作人員生產假期的通知[失效]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