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互聯網上發布了一條戶外活動邀請帖,并號召網民到某個地方進行戶外自助探索。張邀請她的朋友趙和她一起去。當兩人一組步行穿過山谷時,隊伍盡頭的趙掉進了水里。其他隊員為了自己的安全到達了山谷的另一邊,但為時已晚。當天下午,搜救隊在距事發地點五公里的河床上發現了趙的尸體。趙的父母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趙的朋友張和其他11名參與者賠償40萬元的損失和精神慰藉。自助游的參與者對于是否有法律義務幫助團隊中的傷員有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自助游是一種松散的自助旅游組織,參與自助游是一種風險承擔行為。沒有相互幫助的法律義務,但有相互幫助的道德義務。面對危險,未能救援的同伴只會受到道德譴責,不應承擔法律責任。第二種觀點是,在自助游中,參與者因相互信任而形成共同利益。當同伴處于危險中時,參與者應在合理的范圍內進行救援,否則他們應承擔一定的責任。編輯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首先,根據《侵權責任法》第24條,“當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無過錯時,損失可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在自助游活動中,參與者應對自助游的風險有一定的了解,并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然而,所有參與者在共同風險意識和信任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由于其特殊的利益關系和信任關系,在發生風險時有必要和合理的救助義務。其次,明確自助游參與者的互助義務,對于救助處于危急狀態的參與者具有積極意義,也可以降低風險。自助游雖然是一種松散的自助旅游活動,但由于自助游中客觀存在著各種不可預測的風險,參與者在了解風險的基礎上,對伙伴關系和互助有依賴和信任,這是臨時互助團體的共同利益所在。如果發生事故,所有參與者都有共同利益,面臨同樣的風險。當危險發生時,他們應充分認識到合理和必要的救援義務,并盡可能避免損失擴大。此外,對于組織者來說,應該明確并提醒參與者這一義務的存在。如果遇到危險,根據他們在自助游中的特殊地位,他們有義務組織參與者逃離危險,積極相互幫助并尋求幫助。綜上所述,在這種情況下,盡管趙的傷害不是由自助探索活動的其他參與者造成的,基于參與者之間特殊的利益關系和信任關系,他們有相互幫助的義務,如果他們不履行義務,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法院裁定,張和其他11名參與者未能履行緊急救援義務,并對趙死亡的20%負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申請登記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1-03-01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退休返聘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5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我國保險理賠低效率是否低
2021-03-14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行使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