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侵權能否要求精神賠償?
根據《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限定為侵犯自然人人格權。也就是說,精神損害賠償的依據是當侵權人的侵權行為對自然人的人格權造成非法侵害,導致對被侵權人的社會評價降低時,自然人可以通過司法手段維護自己的人格利益,并在財產賠償的同時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在合同糾紛中,一方違約給一方造成的主要損害是財產損害,財產損害以財產的形式得到賠償,受損方可以得到賠償。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一方當事人交付的合同標的物有瑕疵,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同時承擔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受害方可以根據違約責任要求合同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交付的合同標的物有瑕疵,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也可以根據違約責任,另一方應當按照侵權責任承擔賠償責任。只有通過侵權請求賠償時,才存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在審判實踐中,通常的做法是將精神損害賠償限定為侵權責任。目前,大多數國家的法律都認為違約賠償不包括精神損害賠償。雖然少數國家可以在違約責任中要求精神損害賠償,但應以侵權賠償的形式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是補償性的還是安慰性的,或者懲罰性的,或者以補償性為主,懲罰性為輔,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在大多數情況下,精神損害賠償具有補償性、撫慰性和懲罰性三種功能。金錢賠償雖然不能彌補被害人的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的喪失,但在本案中,民法只能采取金錢賠償的方式給予被害人物質上的滿足,使其盡快恢復身心健康。如果您對精神損害賠償有更多疑問,我們建議您咨詢相關專業律師。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共同債務的舉證責任分配
2020-12-10自書遺囑是立遺囑人死了才生效嗎
2021-01-01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結婚自由的保護措施有什么
2021-03-16對事故認定書不服但又過了復核日期怎么辦
2021-02-04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保險人的違約行為有哪些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