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司未經員工同意更改人事合同,員工可以辭職。員工離職過程是什么。原則上,員工應提前30天向人事行政部提交書面辭職報告,并收到《辭職程序表》。人事行政部對離職員工進行離職面談,了解其離職原因,并做好記錄。按照《離職手續表》辦理相關手續:(1)離職員工將《離職手續表》交部門負責人簽字。部門負責人以上職位由總經理簽字。(2)離職員工所在部門的助理從離職員工手中收回工作許可證、員工手冊、工作服和辦公用品,助理確認交接正確后簽字確認。(3)財務部檢查離職員工及公司是否拖欠財務(包括貸款及差旅費報銷)。如果有任何欠款,應立即償還,如果沒有欠款,財務部門應在辭職程序表上簽字確認。(4)辭職員工在辭職程序表上獲得所有要求的簽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員工下發《關于終止與XX勞動合同的決定》(5)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員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終止和解除勞動關系備案手續;持備案審查意見,到社保經辦機構暫停員工社保關系;同時,封存離職員工的公積金。如果離職員工需要轉移公積金,人事行政部將根據其提供的新賬戶進行轉移。如果他/她需要撤回,員工自行辦理(6)人事行政部自員工終止勞動關系之日起30日內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待遇審查手續(7)人事行政部重新歸檔離職員工檔案員工離職的注意事項是什么?簽訂離職協議時的細節處理。在協議中明確誰依法申請終止勞動關系,如果員工提出終止勞動合同關系,則無需支付經濟補償;如果單位提出終止勞動合同關系,則需要每年向員工支付一個月的標準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的處理
如果涉及經濟補償,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三》第10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支付工資、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補償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的,視為有效。因此,只要雙方能夠就經濟補償達成協議,如果不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履行,也可以認為經濟補償有效。賠償項目處理最好在協議中列出所有賠償項目,或有“包括但不限于”和“未來無其他爭議”的表述,以便一次性解決。需要制定通知程序。通知程序最重要的是公司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情況,包括合同到期不續簽、員工違紀行為的終止、,特別是不辭而別的情況,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在網上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合同協議書怎樣寫
2021-03-14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沒有養育之恩的父母用贍養嗎
2020-12-06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20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26公益拆遷與商業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0-11-09抵押的房子現在找不到抵押人沒過戶又要拆遷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