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合同簽訂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只有簽訂合同,才能更好地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更好地促進雙方更好地履行各自相應的權利義務。什么是無效合同,什么時候是欺詐合同?無效合同和欺詐合同的區別是什么?首先,讓我們看看無效合同和欺詐合同的定義:首先,無效合同是指雖然合同已經成立,根據當事人之間的協議,由于其嚴重缺乏有效要件,因此沒有賦予其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第52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無效:(1)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第三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一經確認無效,具有追溯效力,即自合同成立之日起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并且在未來不會轉換為有效合同。無效合同當然無效。欺詐合同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合同欺詐行為表現為合同一方故意編造虛假信息,或歪曲或隱瞞真實情況,以獲取非法利益,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從而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訂立和履行合同。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司法解釋為“一方故意告知另一方虛假信息,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另一方虛假表達意圖”,一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下列合同:(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2)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思訂立合同,在訂立合同時明顯不公平,受脅迫或者乘人之危,受害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因此,從上述兩個定義可以看出,無效合同雖然存在,但從始到終是無效的。它違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公共利益、第三方的利益,并以欺詐、脅迫和惡意串通的形式掩蓋了非法目的。因此,它永遠不可能變成有效合同,這是一個絕對無效的合同,但欺詐性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可撤銷合同在合同被撤銷前保持法律效力,但法律賦予當事人撤銷合同的權利。因一方欺詐、脅迫訂立合同造成的;利用他人的危險訂立合同;因重大誤解而簽訂的合同;一個委員會得出結論,因為這顯然不公平。“在可撤銷合同中,有權撤銷合同的一方有權撤銷合同。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無效合同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欺詐性合同是一種可撤銷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合同被撤銷之前。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他們參加ly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死亡事故怎么賠償
2021-03-14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合理實施哪些行為的可以不經肖像權人同意
2021-01-25公司注銷倒閉員工賠償怎么算
2021-03-24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遲到可以辭退嗎
2021-03-15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