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重要,但保險合同糾紛時有發生,一些問題也爭議很大。筆者收集了最高人民法院專家、法官和典型法官對一些常見保險問題的意見,以便學習和研究。
1。在保險經紀業務中,履行免責條款的解釋義務:
(1)對于保險經紀而言,提供術語名稱是否可視為履行了保險人的解釋義務?答:向保險經紀人提供術語名稱,一般不能視為履行了保險人的解釋義務。這取決于保險經紀人是否第一次代表被保險人。經紀商多次代表被保險人參與保險業務的,提供術語名稱可以視為履行了說明義務,否則應當履行詳細說明義務。
(2)保險經紀人是否可以通過代位求償(電子郵件確認)進行簽字確認,并了解免責條款?這張表格可以作為證據嗎?
答:保險經紀人的簽字權是否成立,取決于投保人對經紀人的委托權限。協商前,保險人應核對委托書,確認哪些項目可以直接與保險經紀人簽訂。
2。關于保險單“特別約定”的爭議。第二年發生火災,損失100萬元。理賠時,保險公司回復稱,每次火災事故最高賠償金額為20萬元。企業查到保險單,發現保險單下方的“特別約定”部分確實有規定。但保險公司對此從未作出提示,也沒有對上一年的保險情況作出解釋,投保人也沒有保險單和保險條款。
問題:企業能否獲得相當于實際損失的賠償?
答:為了減少我們的保險責任,保險公司特別約定實際損失賠償的最高限額為每次20萬元,這實際上是我們責任的限制條款或減輕條款。
這不是保險業務慣例,公眾也不知道。如果該條款要生效,保險公司應與投保人協商,或在簽訂保險合同時作出解釋。投保人可以做出三種選擇:一是同意保險公司的意見并簽字確認;二是不同意保險公司的意見并通過協商每次增加賠償金額;三是明確拒絕,這也產生了兩個結果:一是選擇了另一家保險公司,二是保險公司放棄了對特殊條款的期望。保險公司不履行上述程序性義務的,投保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撤銷特別協議,并獲得相當于實際損失的賠償。
以上內容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專家法官民商事判決書解釋》,刪除、修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是甲方先簽還是乙方先簽
2020-12-25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欠錢被起訴房子能正常過戶嗎
2021-02-06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上班途中遇車禍 公司拒絕工傷賠償
2021-02-07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產假結束可以辭退嗎
2021-03-03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