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行企業所得稅會計的資產負債觀體現了所得稅會計理論的創新。所謂資產負債觀,是指在制定規范某類交易或事項的標準時,首先對該類交易或事項產生的相關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和計量進行規范,然后根據所界定的資產和負債的變動確認收益債務。從資產和負債的角度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包括資產和負債的確定以及與這些交易或事項有關的資產和負債的變動。所得稅準則第四條規定,企業取得資產、負債時,應當確定其計稅基礎。資產和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存在差異的,確認由此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是資產和負債概念的體現。從資產和負債的角度來看,我們不需要考慮收益的實現。只要企業凈資產增加,就應確認為收入(不包括對投資者的新增投資或利潤分配),這比從收入和費用的角度確認的收入更為全面合理。相應地,在原有的收入和費用觀下,稅前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的差額可以分為永久性差異和時間性差異,而收入和費用觀則要求對與某一交易類型相關的收入和費用進行直接確認和計量先考慮一下。我們必須按照實現原則確認收入和費用,按照匹配原則確定收入,即收入=收入-費用。但是,由于該方法計算所得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產生了將會計所得與稅收所得進行比較后,對遞延所得稅借方進行倒扣的弊端,導致資產負債表會計信息與真實、公允原則之間的偏差。新準則資產負債概念的確立,反映了我國會計發展的新趨勢。二是新準則進一步規范了所得稅的會計核算方法。稅收影響會計法分為遞延法和債務法。無論采用哪種方法,永久性差異影響的稅額在當期確認為所得稅費用,但時間差異的處理方式不同。所得稅會計準則第十七條規定: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按照稅法規定,在資產預計收回或者負債預計清償期間,按照適用的稅率計量。適用稅率發生變化的,對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重新計量。除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外,其影響計入當期變更的所得稅費用。
新準則放棄了應納稅額法和遞延法,采用與國際會計準則相一致的資產負債表負債法(原負債法屬于損益表負債法)。本方法將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分類為暫時性差異,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如果某項資產在會計上的賬面價值低于其計稅基礎,則意味著該項資產未來轉換成本的金額低于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稅前會計利潤將大大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故確認遞延資產。如果某項資產在會計上的賬面價值高于其計稅基礎,則意味著該項資產未來轉換成本的金額大于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且稅前會計利潤小于應納稅所得額,故確認遞延負債。在權益中確認的交易或事項不產生稅務影響的情況下,當期所得稅費用與當期應交所得稅的關系為:當期所得稅費用=當期應交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間-(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3首先,我們應該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首先,與其他三種方法相比,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中遞延所得稅的定義更符合資產負債的標準,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能夠更好地反映企業未來的負債(資產),使資產負債表能夠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準確反映企業在某一時點的財務狀況。其次,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優勢明顯,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促進我國會計制度的國際化。第二,增強財務報表的詳細性,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與美國和國際會計準則相比,我國對遞延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在財務報表中的列報要求較低,披露過于簡單籠統。為了增加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決策的有用性,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總額,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詳細說明產生重大遞延所得稅項目的各類暫時性差異、所得稅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在當期的分攤情況,以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掌握。第三,應使用備抵賬戶。在資產負債表負債法下,由于確認了一系列遞延所得稅資產,因此應通過備抵估值賬戶對其進行調整。其原則與其他類型資產備抵賬戶基本相同,符合謹慎性原則的要求。目的是使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更加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使財務報表中的數據更加可靠。以上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你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網上選擇律師,他們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同一產品有兩項相似的外觀設計如何申請
2021-01-06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征收房屋應先補償后搬遷
2021-02-20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對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