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國大部分作品的著作權是自動取得的,但取得著作權有一定的條件。獲得版權的條件是什么?根據規定,主要有兩類:實質條件和形式條件。獲得版權的具體要求是什么?不妨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首先,實體條件是指法律對作品的要求,一般有兩個標準。一個標準是,只要特定的思想、情感被賦予一定的文藝形式,無論是作品的全部還是部分,無論作品是否采取了一定的物質形式加以固定,都可以依法視為受保護的作品。另一個標準是,除了作品的一般條件,即某種文藝形式外,還要求這種形式通過物質載體固定下來,才能獲得著作權法“target=”\uublank“style=”color:blue; "& 燃氣輪機;版權法保護。根據這一標準,口頭作品和一些即興的舞蹈、音樂、曲藝作品可以排除在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之外。《伯爾尼公約》第二條規定,對于不以物質載體形式固定的作品,是否提供著作權保護,由各國自行決定。中國的著作權法采用了第一個標準。口述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因此,所謂實質條件,是指法律將文藝作品的創作作為取得著作權的唯一法律事實;其次,形式條件,是指作品完成后,可以不附加條件地享有著作權,或者只有附加條件或者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才能獲得工作。它可以分為三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根據作品的生產自動獲得版權。對于外國人或不屬于同一國際公約的人,由于該作品在該國以其他形式出版或使用,版權自動獲得。人們通常把這種做法稱為著作權自動取得原則,也叫無形式主義。大多數已建立著作權法律制度的國家都實行這一原則,第二條途徑是除作品創作外,必須辦理登記手續才能獲得著作權。然而,登記的時間和方法因國家而異。在我國歷史上,清代著作權法、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和臺灣著作權法都實行了登記制度。另外,有些國家雖然實行了登記制度,但并沒有把登記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條件,而是分別作為確認著作權的條件,《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均未對僅憑登記的著作權作出規定。因此,這兩項公約的一些成員國的登記要求的法律效力只適用于其本國作者。公約其他成員國對作者的著作權保護不以注冊為前提,第三種方式是增加著作權標志作為取得著作權的條件,另外,不需要辦理其他手續。這是一種有條件的自動保護方法。例如,美國法律要求作者在作品的復制品上打上版權標記,《世界版權公約》也承認這種做法。版權標志通常包括三個內容:
① 聲明“禁止復制”或“版權”,或在該聲明的英文縮寫C外加一圈,或在音像制品的字母P外加一圈
(2)版權所有人的姓名和縮寫(3)作品的出版日期。由于世界版權公約的要求,加上標記方法簡單易行,因此被廣泛采用我國著作權法采用自動保護原則。作品一經產生,無論是整體還是部分,只要擁有作品的財產,就產生著作權。2000年12月19日,無需注冊、出版,也無需在復制品上標注版權標志,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根據《解釋》的規定,著作權人身份證明是指“身份證、法人許可證、營業執照等有效身份證件”,著作權人身份證明是指“有關著作權登記證、創作手稿等”。根據上述規定,著作權登記證是證明著作權歸屬的有力證明。雖然著作權的所有權是從作品完成之日起自動生成的,不需要經過登記手續,但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復制和傳播的速度非常快,版權人很難控制復制和傳播媒介。一部作品一旦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傳播,很難證明原作者的身份。因此,申請著作權登記證明著作權人的身份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對于取得著作權的條件,以上部分為您做了詳細的分析。你可以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如果此時屬于計算機軟件,那么在申請著作權時,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條件要求,這也是我們在實踐中應該注意的地方。如需了解更多有關版權獲取條件的問題,請訪問律霸網站咨詢軟件版權保護有何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龍華刑事辯護律師:走私罪刑法法律條文
2020-11-17女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手續是什么
2021-02-14中華老字號怎么申請2020最新規定
2021-02-24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公司怎么注銷
2021-03-02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