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工傷事故損害,第一部分“人格權”和第六部分“勞動爭議和人事爭議”分別規定了“工傷損害賠償”。由于這兩起案件的事由涉及工傷事故的法律事實,因此在審判工作中,申請往往不準確,甚至不知道存在兩起類似的訴訟事由。另一個例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明確規定,本法第二條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下列勞動爭議:(五)因勞動報酬引起的爭議,工傷醫療費用、經濟補償或賠償。那么,如何理解和適用工傷損害賠償和勞動爭議這兩個案例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邀請工會或第三方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解決協議。第五條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不能達成和解協議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仍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結合《民事案件事由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工業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法律解決方式有三種:第一種談判方式:1.直接談判,工人與雇主之間的談判;2.對于間接協商,工會或第三方應與雇主共同協商第二種仲裁方式:1.直接仲裁。當事人不愿協商(不愿調解)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對于間接仲裁,如果協商失敗或和解協議未履行(如果調解失敗或調解協議未履行),也應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三類訴訟方式:直接訴訟,不在《仲裁法》第四條、第五條規定范圍內,即既不協商也不仲裁,如《民事案件事由規定》第一部分“人格權”中規定的“工傷損害賠償”;2.間接訴訟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另有規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上述分析,“工傷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雖然在《調解仲裁法》中一般屬于勞動爭議的范圍,訴訟當事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尋求解決。應當認為,其解決方案具有申請調解仲裁和司法訴訟調解判決的雙重性質。權利人(當事人或被害人)可以自由選擇。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調解和仲裁,如果解決不當,則向法院提起訴訟。此時,法院將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當事人未經調解、仲裁,就“人格權”規定的“工傷損害賠償”糾紛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人民法院不得以無仲裁為由拒絕受理當事人的訴訟請求
最高人民法院將工傷賠償糾紛的原因納入一般人格權的主要原因,這是根據當事人提出訴訟賠償請求的不同背景而規定的,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勞動者的權益。這項規定類似于欠薪的“勞資糾紛”(根據一般民事糾紛處理)。其主要特點是:
首先,此類糾紛是根據“工傷損害賠償”中“人格權”的規定受理的。對于預計難以談判的爭議和復雜案件,它簡單方便。如果當事人清楚地知道與雇主的協商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和要求,盲目適用《調解和仲裁法》將影響對受害者的有效治療,并延誤最佳治療時間。由于直接訴訟,訴訟前后均可依法執行,在時間效率上為當事人提供了保障。如果雙方先協商,但未能達成協議,則可以申請仲裁。如果他們拒絕接受仲裁,他們可以再次起訴。在有效期內,有“法定期限”限制等。對于這起“工傷損害賠償”的特殊勞動爭議案件,對受害人極為不利,
其次,根據一般民事案件受理工傷賠償糾紛,適用的法律和賠償標準與根據勞動爭議接受的法律和賠償標準相同。兩者均適用于《工傷保險條例》等相關規定,即對于直接訴訟和間接訴訟的當事人,直接賠償的利益是相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防范制度是怎樣的
2021-01-12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老字號受法律保護嗎
2020-12-10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父親交不起贍養費孫子能交嗎
2021-02-18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一個月未還款賣方能解除分期付款合同嗎
2021-02-24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