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賠償的性質:中國現行法律,條例和司法解釋對殘疾補償的認定及其性質有不同的規定和態度
生活津貼
1.民法的一般原則沒有規定殘疾補償,但第119條對殘疾賠償的范圍規定不完整:“對公民身體造成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失業減少的收入、殘疾人生活津貼等。”,應理解為對因對受害人的損害而造成的生物資源減少或損失所造成的財產損害的性質的賠償
2.《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中也有類似于民法一般原則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傷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和9月1日生效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2002年
1994年1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中國第一部明確規定殘疾賠償的法律。后來,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了殘疾賠償。這兩部重要的法律除了規定了殘疾造成的人身損害的生活津貼的賠償內容外,還規定了殘疾賠償因此,實踐界和理論界的觀點都傾向于認為殘疾賠償的性質屬于精神損害撫慰(后來發生了變化)。此外參與制定這兩部法律的有關部門也作出了這樣的解釋
最明顯的是,2001年3月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認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9條明確規定:“精神損害賠償包括以下幾種方式:(1)造成殘疾的,為殘疾賠償。”
因此,在司法上,殘疾賠償的性質被確認為精神損害撫慰(后改)
財產損失賠償
4.1994年5月12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27條規定:“如果造成部分或全部喪失工作能力,應支付醫療費用和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應根據傷殘程度確定。”本規定還使用了“傷殘賠償金”的名稱。但是,與以往的法律和相關司法解釋不同,本法將殘疾賠償定義為對導致公民全部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的人身損害的賠償,根據中國國家賠償法,只賠償財產損失從精神損失不賠償原則看,,本法規定的殘疾賠償,屬于財產損失賠償性質
物質損害賠償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關于殘疾賠償性質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被認定為因喪失全部或部分勞動能力而收入減少的財產賠償
5.1《解釋》第17條第2款規定,“受害人因傷害致殘
5.2第18條明確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損害賠償
5.3第25條規定了傷殘賠償的計算標準
5.4第31條進一步明確規定:“人民法院根據《民法通則》第131條(“如果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侵權人的民事責任可以減輕。”,本解釋第2條(“被害人故意或過失造成相同損害的發生或擴大的,賠償義務人的責任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131條減輕或免除。但是,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他人造成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債務人的賠償責任。”根據第19條至第29條確定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原則上,根據第18條第1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撫慰應一次性支付。”
從這些條款的規定可以看出,本司法解釋明確將殘疾賠償認定為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實質上是物質損害賠償,非精神損害賠償根據具體法律性質確定。根據上述不同法律和司法解釋的不同規定,我們應該認識到,必須在具體法律文件中理解殘疾補償的性質。不可能孤立地判斷“殘疾補償”一詞的性質。因為不同的法律文件賦予他們不同的法律性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取證偷拍洗澡鏡頭侵犯隱私權
2020-11-11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02婚后女方私自流產違法嗎
2021-01-06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設執行董事嗎
2020-12-28注冊資金可以是資產嗎
2020-12-28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未成年打賞主播可以報警嗎
2021-01-14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