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什么是眾籌建房呢?
所謂“眾籌建房”,是指通過網絡向有意購房者募集資金,然后以代建的形式,委托房地產公司拍地、建房,從而剔除掉房地產公司的利潤,讓購房者以低于市場的價格買到房子。說到底,價格優勢是眾籌建房的魅力所在。
據萬通方面介紹,眾籌一開始是有一個報名的程序,這個環節不交錢。組織者會在線下活動中把整個項目都介紹清楚。如果客戶滿意,可以在線上或者線下付款。付款額度有5萬、20萬、50萬三個檔次,未來可能還會開放100萬以上的。每個投資人都會有一個保底的回報,最低會給眾籌額度8%的年化收益,同時,不同檔次的投資,最后享受的房價折扣也不一樣,比如有7.5折、7折,甚至5折。
對于眾籌建房如何能令房價大幅下跌這一問題,業內人士介紹,房地產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費用,就是融資的財務成本。房地產行業一般的年化財務成本平均在15%左右。如果用戶拿出錢來參與眾籌項目,相當于能夠拿到原本金融機構拿走的那部分錢。這部分錢在開發過程中有一個杠桿,收益會放大。
眾籌建房合法性存爭議
雖然眾籌建房形式創新,參與者更能從中受益,但是眾籌建房是否合法現在還存在爭議,不少人認為眾籌建房涉嫌非法集資,且具有一定的風險。
據律霸網小編了解,“眾籌”原本是指用團購加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而”眾籌建房”更像是一個基金的運作模式,游走在非法集資的邊緣地帶,是借眾籌的概念,在做投資的事情。因為委托開發商拍地的費用,如果是算做購房者的首付款的話,那么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因為地產項目在蓋到地上三層后拿到銷售證才能開始預售;而如果是以借貸的名義,那么這筆費用則與非法集資更為相似。
面對質疑,“律霸網眾籌”創始人袁長喜有自己的解釋,其認為眾籌建房實際上是一個房地產投資基金的運作,剛開始算是投資款,等拍完地、蓋好房、拿到預售證,就變成了購買行為。流程和資金公開透明,會員費可以隨時退,這不是非法集資。
退一步來說,我們姑且認為眾籌資金不是購房首付、不是借貸,而是不涉嫌違規的“投資款”,但對購房者來說風險同樣不容小覷。
按照法律規定,投資必然承擔風險,也就是說如果建房過程當中出現任何意外,都不能保證投資人拿回投資款,而如果是預付款、首付款的話,只要是開發商的原因導致房子無法交付的,這錢都是需要退還給購房者的。如果是買賣合同,特別是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條款通常是對買房有利的,但投資合同不然,在投資合同中,投資者實際上是處于弱勢地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合同法官是否應當自動釋明
2020-12-14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評估時如何確認知識產權種類
2020-11-19車禍傷殘鑒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2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合同約定復利計算利息到期不付可以要求支付嗎
2021-03-24交通事故一方賠償不了怎么辦
2021-03-18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